第五八九章 不凡

    第五八九章 不凡 (第2/3页)

听讲,如有疑问,举手请教。

    至于上课的内容,当然以经学为主。但让老六没想到的是,此外居然还有算术、书法、律令、礼仪、骑射、音乐等课程。

    课程丰富程度,完全超乎想象。

    而且并没有流于形式,所有课程都是实实在在的在上。

    比方说算数课,就有专门的算学博士,以《九章算术》为教材,教授生员们平面几何的计算。

    然后是比例的算法、通过面积体积求边长径长,甚至还有开平方、开立方的方法……

    当然那都是后头的知识。一上来还是以各种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等应用题为主。

    这显然是朱元璋倡导的结果。不然刘琏和朱桢在江西造黄册时,根本就没有可用的人手,去计算那些不规则的田亩面积。

    听马君则说,后面还会再学《周髀算经》,《海岛算经》之类,高年级的学长甚至要熟练掌握高次方程组的‘天元术’。

    这让朱桢大跌眼镜。他老师刘伯温就是当世最顶尖的数学家。所以他不是不知道我国数学已经发展到很高的水平。但他万万没想到,国子学里居然就在认真教授这些东西……

    那为什么数学在后来非但毫无发展,反而断了传承呢?以至于后来的读书人竟看不懂,宋元时传下来的数学书了呢?

    朱桢在他的小本本上,记下了这条疑问。

    ~~

    另外还有书法、音乐、骑射等课程,都有专门的博士教授。如果只是上课的话,还是比较愉快的。

    可一加上作业和考核,压力就来了。

    但谁都知道,没有作业的教学就是放羊,没有考核的教学就是耍流氓。

    国子学显然不是放羊耍流氓的地方,所以作业负担和考核都格外的重。

    老六他们的作业有三种。

    第一种是背书,一般每三天检查一次,每次须背诵法条一百字、本经一百字、四书一百字。跟在大本堂一样,不但要熟记文词,还要通晓义理。如背诵讲解全不通者,要被老师打十板。

    第二种是每日作业,老六他们每天都要习字一幅,一幅的标准为每行十六字,共有十六行,总计二百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