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围点打援

    第五十三章 围点打援 (第1/3页)

    沉墨带着五万齐军,分成水陆两路,同时沿着运河沧州方向行军。

    齐军的水师规模如今再度扩充,除了渤海舰队和东海舰队这两支主力舰队之外,还单独成立了一支内河舰队。

    内河舰队的有三百多艘大小船只组成,其中战舰为五十多艘,剩下的基本上都是运输船,既能运兵也能运输粮草辎重,打仗行军的时候自然要比走陆路要省事的多。

    李牧带着一万骑兵沿着运河走陆路打前阵,沉墨则带着主力步卒坐船随后缓行。

    一路上,齐军声势浩荡,沿途的州县城池纷纷开门归降。

    等大军到了沧州城外的时候,身后的东光、南皮两县已经划入了齐军的地盘之中。

    留下了少量士兵驻守,吕归尘自会派出官员接手这些归顺的城池。

    到了沧州城下之外,沉墨下令全军登陆,在沧州城西北方向五里之外扎下营盘,让李牧派出骑兵清理沧州城外的所有威胁,对着沧州城做出了围攻的姿态。

    次日,齐军就离开大营来到沧州城外列阵,摆出一副要攻城的架势来。

    听着城外的苍凉的号角声,冬冬作响的战鼓声,还有号炮声,城中的满清豫王,多尔衮的亲弟弟多铎,饶是也是一个身经百战的勐将,也是心中凛然,带着吴三桂来到城头向下观望。

    只见一眼看去,城下呈现出一片无边无际的红色海洋,那是齐军战甲和战袍的颜色,如同一片庞大无匹的血海一样让人炫目心惊。

    多铎和吴三桂等人都是军中宿将,大概看过,就知道城下的齐军至少在五万人以上,而沧州城中的守军,包括他们这次带来的不到一万的人,还有临时拼凑起来的乡勇壮丁等,最多也就是一万两三千左右。

    虽然从常理上来说攻城的一方兵力往往要比守城的一方多数倍才可以,但是那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他们这次为了救援觉罗巴哈纳和石廷柱,带来的基本上都是骑兵。

    骑兵野战虽然厉害,但是用来守城的话就不那么擅长了,而且用骑兵守城的话,也属实有点浪费。

    而且从石廷柱两人送回来的求援信来看,齐军的装备火力明显不差,而且这次又是挟歼灭两万清军的大胜之势而来,正是军心可用,士气如虹的时候。

    在看他们这边,沧州刚刚归降大清没多久,城中人心尚未归附,就连那些临时拼凑起来的乡勇壮丁也都被刀子逼着来的。

    地利人和这两点清军是一个都不占的。

    一旦齐军攻城,稍微情势不好的时候,恐怕这些被逼着守城的乡勇壮丁就会最先乱起来。

    而且多铎还用单筒望远镜看见了运河上几乎遮挡了整个河面的齐军战船。

    再加上,城下的数万齐军展现出来的那种滔天气势,一看都是训练有素的精锐之师,跟他们以往见过的明军简直完全是两种不同的军队,甚至让他们看一眼就会觉得心中凛然,感受到了强烈的威胁。

    时间关系,以下内容还是先更后改。看到这里兄弟明天刷新再看修改过的内容。

    “郑都督,现在眼前最大的威胁就是这个大沽口炮台。这个炮台上面有五十门火炮,另外还有至少一千清兵守卫,扼守着海河入口。只要拿下这个大沽口炮台,这海河对我们来说就是一路坦途了,战舰甚至能直接开到天津卫城下。“

    一名殿前司的探子站在郑云龙的新旗舰“南昌”号上面指着远处的大沽口炮台介绍着情况。

    这艘新旗舰不同于过去的旗舰“洞庭”号,只是一艘重型战舰,这艘新旗舰则是一艘战列舰,也是此次出征唯一的一艘战列舰。

    郑云龙作为此次出征的主帅,身旁站着一群将领军官。

    本来沉墨是安排他跟樊鹏飞搭档的,但是后来临时改变,樊鹏飞跟着沉墨去了江南战场,所沉墨又将李彪给了郑云龙。

    李彪跟郑云龙他们一样,都是民兵出身,之前一直负责警务治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