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1因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431因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第1/3页)

    这个年代,教育问题并没有很好的普及。

    很多家庭,特别是在农村,愿意花钱送孩子上学的,并不多。

    比起让孩子上学,他们宁愿让孩子下大地干农活。

    但朱珠以高考651分的高分,即将被华大录取,成为清河村的第一个女大学生的消息,还是狠狠地振动一些村民的心。

    泥腿子想要跳出农门,想要出人头地,似乎,只有读书这一条出路。

    有些人在沉思,在挣扎,他们已经是一辈子只能在地里刨食的庄稼汉了,难道他们的子孙后代,也要重复他们的生活吗?

    朱珠在镇上请同学和学校领导老师们吃饭。

    清河村这边,村长也让人做了醒目的横幅挂在村口的牌坊上面。

    这对清河村来说,是比华侨回国建设家乡更有面子的大喜事。

    他们清河村出了个女大学生,将来出来建设国家,报效社会,自己还能吃上商品粮,端上铁饭碗。

    村长想让更多的村民看到,读书就是能够改变运命。

    而清河村未来的发展,还得靠这些孩子们,他们才是未来的希望,绝对要引起重视。

    朱奶奶决定要为孙女摆流水席,这是今年朱志勇家第三次宴请全村人摆的第三回流水席了。

    朱家,在清河村已经像是传奇一般的存在了。

    在村长朱鸿京的强烈要求下,朱珠赶鸭子上架一般,被要求开广播分享一下自己考上大学的心得。

    朱家的流水席非常热闹,村民前来恭贺也不全然是空着双手来的。

    一回两回过来蹭吃蹭喝行,这都第三回了,再厚脸皮的人,也不好意思了。

    朱奶奶和李香兰他们也不计较,只要是大家的心意,不拘是两个红鸡蛋还是两把葱,他们都高高兴兴的收下,客客气气的请人上桌吃饭。

    大姑朱志敏和大姑父吴汉良、外公李崇、舅舅李松柏和大舅妈马冰洁,小姨李美竹,还有朱珠的表弟表哥们,全都来捧场了。

    朱珠第一次深切的感觉到了,家族的力量,亲人的支持,胸腔里涌动着的感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