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书穿之长吏配婚

    (1)书穿之长吏配婚 (第1/3页)

    广平府,清河县,六月初六。

    衙门大堂,挤满了等待长吏配婚的男男女女,但明显男多女少。

    年到中年的知县老爷稳坐高位。

    他头戴乌纱帽,蓄着两撇胡子,前后绣着鸂鶒的补子,神色倨傲地翻阅着男女各自的生辰八字。

    他出身名门世家,乃渤海高氏的嫡脉子孙。

    眼下,这正七品的官轶放在盛京也许不算什么,但在百姓面前却是一县之尊,地头上最大的官!

    “举人村,年二十五岁的鲍大鱼,与翠西村十七岁的谷桂花,男为戌狗,女为午马,为三合,堪为婚配!”

    一对新鲜出炉是新人,被衙役利索的改了户籍,然后从一大摞红盖头上,取下一方,盖到女子头上,男子也被挂上大红花。

    二人牵着红布,迈出公堂。

    门口长案上,摆满了碎银子。

    苗师爷当着众人的面称了八钱白银,又数了八文铜钱,一起送到新郎手上,笑道“恭贺新人,喜结连理!”

    两旁百姓纷纷祝福,但更多的赞美高知县老爷政治清明的。

    “咱们县尊就是青天大老爷,不仅给批八字,还送喜银,大红花、红盖头,再看看其它县,长吏配婚都是应付差事。”

    “就是、就是,咱们清河县每年配婚,都引来无数远道而来观摩的商贾,好不热闹。”

    “每年这六月前后,咱们老百姓在集市上摆摊,生意都好的不行!”

    高知县被赞美的眉开眼笑,继续配下一对,干起活来更是效率十足。

    公堂不起眼的角落里,蹲着一个身形单薄的少女。

    她将这一幕幕尽收眼底,不禁心底发寒。

    她垂眸,眸底墨云翻涌。

    近几十载,战争不断,掌权人更迭,人口消亡非常大。

    是以,朝廷规定,女年十七,父母不嫁者,使长吏配之。

    这就有了高知县喜点鸳鸯谱的这一幕。

    成不成亲,都是个人的事儿,跟朝廷有何关系?

    此举完全是侵犯人权,可她没有资格义愤填膺。

    因为她更苦……

    昨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