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2. 树影霞光重叠深

    732. 树影霞光重叠深 (第2/3页)

艺术品店和奢侈品店的代名词。

    大道沿线的名牌店繁多,虽然董锵锵已在米兰和罗马长过见识,又在杜蓝、佟乐乐和老白等人的熏陶下完成奢侈品知识的多次“升级”,但初来巴黎,他还是生出“刘姥姥进大观园”的迷茫感,仿佛他逛的不是香榭丽舍,而是太虚幻境。

    那些平素只在杂志上才能看到的价值不菲的瓶瓶罐罐和包包布布,此刻全都近在咫尺。他能叫的出名字的,也就是Lacoste的T恤、.Weston的鹿皮鞋、Longchamp的饺子包、以及ÉricBompard的羊绒毛衣,而更多叫不出名字的,每一件看起来也都很精致,当然价格也都很“赶”人。

    更让他咂舌的是,传奇香水制造商Guerlain自1913年以来就在大道其中一栋受保护的建筑里开店,而LV的旗舰店面积更是当代艺术博物馆的两倍,两家店都是人满为患,董锵锵竟要排队三十分钟以上才能入店。站在店外,他不时能看到拎着黑塑料袋趾高气昂走出门店的同胞,耳朵听到的则是温润绵软的南方话和硬桥硬马的东北口音。

    董锵锵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同胞们的战斗力,老白的话是对的,中国人的消费热情和消费力好像冉冉升起的新星,绝对不容小觑。

    他继续前行,又看到了Cartier,Mauboussin,这两家店里的情况与其他奢侈品店相比也不遑多让,各色人士济济一堂,不分男女老幼忠奸,而其中那些披金戴银、手握钞票的中国同胞在买东西时全不在乎价格的画面,更让董锵锵联想起小时跟父母一起去抢冬储大白菜的场景。

    除了香榭丽舍大道里挤满了各类大牌,毗邻它的圣安娜街也“人才济济”,Dior、Chanel、Hermes、YSL、Lanvin等店鳞次栉比,只要董锵锵有过耳闻的品牌似乎都已在这里安营扎寨。

    他手里那本朴实无华的小册子告诉他,无论白天还是黑夜,每天都会有15-20万人在香榭丽舍挥金如土一掷千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