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7. 邀约

    807. 邀约 (第2/3页)

里似乎都没什么声音了。

    “如果美国对这些国家的指控是正确的,那当这些国家的汇率按要求大幅升值后,美国跟这些国家的贸易差额应该是下降而不是上升。可有趣的是,不管是60年代,还是80年代,人们都可以注意到一个事实,那就是货币升值后的西德和日本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持续上升。也就是说,不管汇率如何变化,美国都没有实现贸易平衡的目的。但西德和日本都因为货币升值导致本国经济的发展出现不同程度的减缓或停滞。人民币不是西德马克,也不是日元,所以中国不会在看到那么多惨烈的例子后依然走(升值)老路。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在1990年之前,德国对中国一直保持常年的贸易顺差,但中国并没指责德国是汇率操纵国。而从1990年开始,中国对德国一直保持贸易顺差,德国也没说中国是汇率操纵国。为什么到了美国这里,德国和中国就都变成了汇率操纵国了呢?还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会员国除了中国外,还有一些国家的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但这些国家和美国都是常年的贸易逆差,所以很少听到美国会指责他们是汇率操纵国。这是不是可以说明,汇率操纵国只是美国指责其他国家的借口?利用这个借口来打压和制裁对美贸易顺差的国家,迫使他们做出让步?”

    这段话仿佛一阵密集的机枪扫射,两人被扫的如同漏筛,“大背头”陷入了沉思,而博士的表情则莫衷一是,只有教授看起来如获至宝。

    “所以你说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是通过控制汇率来实现某种平衡吗?”教授笑眯眯地用手在空气中做了个跷跷板的动作。

    “我认为您说的‘控制’一词过于机械和死板,计划性太强,央行不会这么做也无法实现,因为实操中肯定会碰到很多棘手的问题,事实上,我认为央行一直致力于在一篮子货币的基础上实现让汇率根据市场的正常秩序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样才能既避免了看不见的手矫枉过正,又防范了纯粹的浮动汇率带来的失控风险,更像是在两者中追求一个动态平衡,而不是简单粗暴的直接设置一个平衡点。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解读,最后的解释权还是归央行。”董锵锵强调道,“最后我还想再补充一点,现在已经是2002年了,世界上还有很多国家站在美国后面跟风指责人民币,这是让我不解的事,也是我到德国学习先进知识的原因之一。”

    虽然教授根本没问,但董锵锵觉得,他有必要表达自己的义愤,及自己来德国学习的目的。

    讲到这个份儿上,他觉得自己今天的表现可以打95分,他已经把他掌握的全都表达出来了。

    “没丢人”和“如释重负”是他现在最直观的感受。

    教授用目光征询“大背头”和博士的意见,但两人全都无言,最后教授把手掌交叉到胸前:“请您先出去等,稍后会再请您进来。”

    董锵锵道谢后退出了办公室。

    “嘿,你在里面讲了45分钟!”董锵锵刚走出办公室,郑春花立刻迎了上来,一脸敬佩地赞道,“你小子可以啊!我在外面都能听到你的声音,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