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送老祖宗!

    第四百零一章 送老祖宗! (第1/3页)

    直言唯有秦国才是自己最理想的去处。

    卫鞅心意已决,终于被秦候嬴霸(秦孝公赢渠粱)感动。

    再者,卫鞅之所以想去秦国。

    也是因秦国此刻还比较弱小。

    但是有强大的潜力。

    加之秦人民风淳朴,好战的思想已经深入骨髓。

    在这种情况下,才能让卫鞅的变法得已实施。

    其次,秦候嬴霸(秦孝公赢渠粱)广纳天下人才。

    想要富国强兵却没有出路。

    想要收复失去的土地。

    却没有强有力的国家实力做后盾。

    这样的明主也不是随意就能遇到。

    所以卫鞅果断选择了秦候嬴霸(秦孝公赢渠粱)作为辅佐的对象,也是最合适的。

    秦候嬴霸(秦孝公嬴渠梁)虽然有雄才,    但并将没有具体谋略去实施。

    而卫鞅可以完美的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这篇求贤令的最大成果,就是得到了旷古奇才卫鞅。

    从而开启了大秦帝国的霸业。

    卫鞅临走前和申不害约定。

    卫鞅以秦国变法,申不害以韩国变法。

    谁能变法有成,谁胜!

    卫鞅入秦,见到秦候嬴霸(赢渠粱)。

    二人一见如故,开起了羁绊相互扶持信任的壮烈一声。

    可谓是天雷遇地火,    勾火遇崩雷。

    了解了对方的想法和理念后。

    秦候嬴霸(秦孝公赢渠粱)拉着卫鞅的手对天盟誓:

    “今日,我嬴霸(赢渠梁)对天明誓,信君如信我,终我一生,决不负君。”

    卫鞅也同样激荡道:

    “(秦公)公如青山,我如松柏,粉身碎骨,永不相负。”

    如此,卫鞅开始了对秦国考察,三个月形同乞丐走遍秦国山山水水。

    推行新法。

    徒木立信,为秦国新法立信!

    而后渭水河畔诛杀七百人,为秦国新法立威!

    卫鞅自信自豪的对秦候嬴霸(秦孝公赢渠粱)说。

    秦国遵新法,三世明君,可霸天下!

    可能是商君自己都没有想到六明君可一统天下!

    而后将商於之地封给卫鞅。

    卫鞅以地为氏。

    自此叫做商鞅。

    正如张仪曾经所说:

    先生秦皮魏骨,张仪魏皮秦骨,至于商鞅者,入秦以后脱胎换骨,皮骨皆秦人也。

    其实在秦候嬴霸东出相王之际。

    他最担心的是两个人。

    一个是三公子赢天。

    另一个是商君。

    临行前,曾经告诉派给商鞅五万人。

    若是自己在东出相王的时候出事。

    秦国旧贵族、世家大族、老相国甘龙、左司空杜挚、右司空蹇平之辈。

    必然要杀商鞅。

    但是商君还是拒绝了五万秦军的保护。

    他只是觉得这样与秦法不合。

    而今商君一死,正如他所说的那样。

    只要秦国新法在,商鞅将永存。

    正如后世有人评论的那样。

    华夏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

    不过都是在行商鞅之法。

    后世不断加以改变改善融合罢了。

    无论商君生负面评价,    酷吏一面也好,其余的也罢。

    商鞅二字,是华夏历史上绕不开的名字。

    三公子赢天口中轻轻吟唱:

    谁感慨秦人可畏。

    谁凭栏望穿秋水。

    访遍秦川水。

    变法之策与君对。

    青山巍,臣松柏相随。

    废旧制,针锋相对。

    治私斗,新法扬威。

    你丹心,我捍卫。

    若秦奋发起西锤。

    功成伟,你却难身退。

    “拿下!”

    三公子赢天擦干眼泪,平复好心情。

    冷酷一声。

    赢婴对着左边的一万秦军下令。

    将所有秦国贵族全部拿下。

    而秦国贵族纷纷破口大骂。

    三公子赢天将秦候嬴霸的排位放在商鞅怀中。

    看向那一千多被制服的秦国贵族冷漠道:

    “依照秦国律法!”

    “损伤于王牌位者!

    夷灭两族!”

    “凡手持宫殿者!”

    “就地处死!而后按照名单夷灭两族!”

    “抄没家产充公!名下所有佃户、奴隶恢复自由!”

    “属下遵命!”

    赢婴即刻对着那一万多秦军下令。

    秦国贵族仍旧对三公子赢天破口大骂。

    “赢天!你就不怕后世之人骂你是屠夫吗?”

    三公子赢天冷笑一声:

    “权力功业如战场,历来不以德行操守论人。”

    “身后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