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五代十国

    第81章 五代十国 (第2/3页)

作家的作品,卖出了1500万册,这个数字,很强大啊!”

    “你们不要把祁元一个人和这么多位作家放在一起比较啊!”廖远心情愉快地说道,“明天有一个五百万的销量,就很不错了!”

    整个银河出版社的心情,都是愉悦的。

    他们第一次感受到了之前星城出版社,才能够感受到的快乐。

    虽然现在新书还没有上市。

    但是从各大书店的订单来看,这本书的销量破5000万,似乎都只是时间问题。

    第二天。

    祁元新书如期上市。

    ……

    期待已久的祁元的新书终于上市了!

    石头坐在家里,第一时间,就已经拿到了实体书。

    对于祁元和星城出版社的所谓恩怨,石头是不关心的。

    因为她知道,祁元这样神仙般的人物,根本就不是出版社选择他,而是他选择出版社的问题。

    拿到了实体书,石头乖巧地坐在了自己的书房,一边看,一边打开了一个聊天群。

    这个群的成员,都是祁元的读者,每次新书发布,都是这个群最活跃的时候。

    大家会在这里面,一边看,一边讨论剧情。

    ……

    ……

    安史之乱过后,唐帝国虽然偶尔也有明君贤臣的局面,但终究是渐渐崩溃了。

    藩镇割据势力飞扬跋扈,宦官专政与党争成为痼疾。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曾经煊赫宇内的唐帝国,还是按照历史的规律,走上了狂澜难挽的下坡路。

    由于安史之乱严重摧毁了中国北方的经济基础,战乱过后的唐帝国非常依赖南方的赋税收入,这也是帝国在安史之乱之后,成功续命的一颗救心丸。

    但不幸的是,唐末的黄巢之乱又破坏了南方的经济命脉。

    南北两地接连遭到重创,唐帝国离灭亡之日越来越近了。

    公元888年,唐昭宗继位,摆在他面前的唐帝国早就成了一个四面透风的烂摊子。

    唐昭宗意识到了王权之所以式微,与中央军力量过于薄弱有莫大关联。

    所以他登基初期,就组建了一支兵力10万人的中央军。

    同年十二月,唐昭宗出师南下,讨伐割据西川的一个藩镇。

    与此同时,他又另派朱温组建联军,讨伐盘踞河东的李克用。

    西线战事比较顺利,但是主帅统军无能,征战过程中,高层将领王建偷天换日,独揽军权,暗地里扩充了自己的势力。

    相比较而言,东线的战事就打得比较艰难。

    为了确保东线战役的胜利,唐昭宗于890年下令停止西线战役,调遣西征军援救东线。

    而这时,羽翼已丰的王建抗命不遵,西征军主帅怕自己被王建杀死,于是自行回中央复命。

    王建随后派兵驻守边关,切断了西川与唐帝国的联系。

    自此,西川成为王建的禁脔,时为891年,这个政权被称为蜀——这就是十国的第一个国。

    西线的中央军是回不来了,昭宗皇帝只能硬着头皮把东线战役打下去。

    这一轮战役的胜利者是李克用,但他的实力在经过了战争之后,还是有所削弱。

    最惨是昭宗皇帝,因为他苦心经营的中央军遭到李克用的重创,折损大半。

    于是。

    朱温渔翁得利了。

    朱温是李克用的死对头,实际上,唐昭宗征讨李克用就是他撺掇的。

    在此次战役中,他的嫡系并没有遭到太大的损害,充当炮灰的基本上都是唐昭宗的中央军。

    战后,趁着李克用被削弱,见缝插针的朱温迅速崛起,实力逐渐超过了李克用。

    892年,也就是王建控制西川的次年。

    割据江淮的杨行密被唐昭宗任命为淮南节度使,这个政权为吴——这是十国的第二个国。

    淮南节度使原先另有其人,杨行密只是此人的部将。

    黄巢败亡之后,余部在秦宗权的率领下转战于中国北方,为祸甚烈,原淮南节度使被部下所弑。

    杨行密打着为故主复仇的旗号崭露头角,成为淮南地区事实上的首脑人物。

    杨行密控制淮南的次年,割据福建的王潮被唐昭宗任命为福建观察使——这是十国的第三个国。

    王潮出身流寇,早年间转战于福建一带,响应黄巢。

    后来逐渐成为当地流寇的首领,一步步控制了福建全境。

    朝廷鞭长莫及,只能招安,正式任命他为福建长官。

    同样是在王潮控制福建的这一年,割据浙西的钱鏐被唐昭宗任命为镇海军节度使。

    钱鏐后来被封为吴越王,这个政权被称为吴越。——这是十国的第四个国。

    3年之后,也就是896年,割据湖南的马殷被朝廷任命为潭州刺史。

    马殷后来被封为楚王,所以这个政权被称为楚国。——这是十国的第五个国。

    9年之后,也就是公元905年,割据岭南的刘隐被朝廷任命为清海节度使。

    这个政权的当权者后来称帝,改国号为汉,史称南汉——这是十国的第六个国。

    当南方的非主流纷纷割据自立的时候,北方的主流正在忙着抢大唐的衣钵。

    在此阶段内,中国北方势力最大的军阀主要有四个,即晋王李克用、梁王朱温、岐王李茂贞、燕王刘仁恭。

    907年,朱温篡唐,强迫唐朝末代皇帝禅位,改国号为梁,史称后梁——这是五代的第一代。

    这段剧情,颇为复杂诡谲,石头看了仔仔细细地仔细阅读了一番,这才大致弄懂了一些。

    她赶紧打开群聊,看看大家的看法。

    “哈哈哈!祁元写的这个朱温,我感觉,就是一个加强版的董卓啊!!”

    “朱温数次反水,背叛自己的主公,杀朝臣,排除异己,这样的人,呵呵了!”

    “朱温白马驿杀了太多的人了!倒胃口!”

    “平定黄巢起义,终结了大唐三百年江山的朱温,还是很厉害的!”

    “北方政权当中,最有希望南下的就是势力最大的朱温,挡在他面前的政权有三个,即杨行密的吴国、马殷的楚国,以及王建的前蜀。

    杨行密对朱温的态度是坚决反对。

    朱温未尝不想南下,只是杨行密死活不让道,曾几次痛击朱温,朱温也对他无可奈何。

    从这个角度来说,王潮(闽国)、钱鏐(吴越)、马殷(楚国)、刘隐(南汉)能够紧随杨行密之后成功建立政权,未尝不是沾了杨行密的光,可以说吴国就是南方诸国的屏障。”

    “王建(前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