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水煮肉片

    第204章: 水煮肉片 (第2/3页)

姑父闲聊,一边浏览着明天出版的《京师日报》,不忘称赞一句。

    没想到第一期的销量会达到如此地步,虽然还是供不应求,可依然要按照原定计划来执行。

    既然是日报,那就是每天都要出版发行,不能因为一期销量飞升,就专门只印一期,那就成了街头传单了。

    从理论上来推测的话,第一期只能算作投石问路,让京城的受众知道有这么个媒体能让大家看着玩,而且价钱也不算太高。

    第二期才是正事敲开了土着们的天灵盖,开始培养他们连续阅读的习惯,潜移默化地将其变成传播政令的目标受众。

    《京师日报》就是某太子打击流言,传播政令的工具,那些花边内容都是附带吸引读者的鱼饵。

    如果只是为了赚钱,完全就没必要耗费这么大的精力了,有那时间不如找几个有钱的土豪洽谈一下开矿办厂的事情。

    “殿下,首辅、次辅、尚书等在院外侯着!”

    “宣!”

    某太子的本意是让他们也看看第二天出版的报纸,别等到当天早晨再看,免得耽误正事,或者外面已经开锅了,他们还蒙在鼓里。

    只是事与愿违,意思是好的,结果却变成了这群家伙例行蹭饭,莫说是来的正好,就算是来早了,也会找理由赖着不走。

    御膳可比自家的东西好吃多了,哪怕是一碗牛肉拉面,也是香气扑鼻,回味无穷,而且是免费的,能吃到自己站不起来。

    孙传庭与洪承畴更加过分,以禀报军务的名义,还把麾下的总兵们带进来胡吃海塞,某太子看在他们劳苦功高的份上,姑且忍了。

    对于《京师日报》,文臣武将们都很上心,只要看过报纸,即便无法上朝开会,甚至得不到太子的召见,对于朝廷发生的诸多大事也能了如指掌。

    文臣们对前几版很感兴趣,毕竟关乎到自己以及别人的的仕途,还能幸灾乐祸地见到某蛀虫倒了大霉,被厂卫抓进去。

    武将们则对后几版非常在意,尤其是最后两版的内容,《奇葩镜花缘》可是让他们好等,无奈一期就刊载两版,要看就得耐心等着。

    如果知道这是吴伟业所胡编的故事,估计他们都会派兵前去催搞了。

    不过主编方以智那里已经囤积了两三天的内容,但愿他不会遭到绑架……

    昨天是由李觉斯、陈必谦、杨士聪等人来冲锋陷阵,今天就轮到了张四知、陈演、魏照乘、姚明恭这四位前内阁成员,而且他们登上了头版。

    圣旨是关于军饷贪墨案的内容,几个主犯已经于前几日伏法,家产充公,家眷也被发配山栋挖矿,这样才能安顿军心,提振士气,也能增加报纸的销量。

    从目前来看,没什么能比圣旨更能刺激报纸销量的内容了,既然从豪绅到百姓都信这玩意,那前期就使劲刊载好了,力争天天有圣旨,让大家觉得买得超值。

    二版和三版的内容更会让大家大开眼界,那便是朝会当日这四个玩意是怎么怼某太子的事情,既然死了,那这锅他们是背定了,不背都不行。

    某太子不管死人还是活人,只要敢睁眼说假话,那就是欺君罔上,必须背锅,而且要全家背锅,一个都跑不了。

    四版和五版则是去杨士聪家吃请的故事,读者们当时虽然没有在场,不过等读过老杨家的糗事之后,都会对杨士聪刮目相看的。

    杨士聪是典型的欺上瞒下的货色,而且三天不作死,第四天就会浑身难受,但凡知晓其真面目的人均会认为其早该被枭首。

    今天的吐槽也就到此为止了,更加劲爆的内容要等到明天。

    明天报纸的头版是关于前都察院右都御史商周祚说要废长立幼的言论,以及相关处罚,相信定能一石激起千层浪。

    六版和七版是介绍土豆和地瓜,承接昨日刊载的朝廷在山栋和陕茜两地即将大力推广种植的农作物。

    为了更加生动形象,便于读者来熟悉,巩永固还让木匠专门刻了两块版子,印制成了图画,上付标号。

    下面注明了标号所对应的名称,这样图文结合起来,读者才会有具象直观的认识,做到一目了然。

    等众人走马观花般的阅览过报纸之后,晚膳也准备的差不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