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蓄势待发

    第209章:蓄势待发 (第3/3页)

既定集结地点,便可就近补给。

    某太子已经让杨进朝写好了四份圣旨,山东巡抚颜继祖、河楠巡抚吕大器、湖广巡抚方孔炤、陕茜巡抚左懋第等人接到便会通力配合。

    不同于以往,这次幺鸡就不打算使用甩锅爹很是青睐的监军了,除了像勇卫营卢九德这样的少数人才之外,大多数都只是打着皇帝的幌子吃拿卡要的废物。

    既然已经将作战权力下放给了“左膀右臂”,那就没必要让太监掺合进去了,免得再次上演卢象升被高起潜坑死的悲惨案例。

    明眼人都看出些许端倪,城外各部数日都在严整襙练,近期似乎有整装待发之迹,不知兵锋所指何处。

    但城里的士绅百姓都浑然不知,也对这个没多大兴趣,大家都在关心今日报纸上的头版内容。

    那便是在前些天的朝会时,前礼部尚书林欲楫被太子的言辞激怒,放出废长立幼之狠话!

    当日对话内容被刊载到报纸上之后,瞬间一石激起千层浪。

    好事之人,特别一些与能上殿的大员有不错关系的,纷纷找个说的过去的借口前去打探。

    在得到当事人的肯定答复之后,都惊诧到无以复加,有的更是直接唾骂这个不懂礼数的混帐。

    须知当年“国本之争”时,神宗皇帝与朝臣们对峙了多长时间,最后都不得不妥协让步,因为大明自开朝以来便是立长不立幼。

    林欲楫突然提及此事,他这是想干什么?

    从报纸上刊载的内容来看,此人所言完全犹如一条疯狗!

    “枭首!”

    “凌迟!”

    “不可饶恕!”

    “决不姑息!”

    支持太子的读者们都早已聚集在报馆外,对立面大声疾呼,表达自己的愤慨之情。

    只要看过报纸之人,几乎都对林欲楫,以及站在他那边的前工部尚书刘遵宪和前都察院右都御史商周祚忿恨不已。

    他们不顾一把年纪,在朝会上大肆抨击太子所施政令,已然是为老不尊,后来又口不择言,说出这番大逆不道之词。

    恶语诋毁太子殿下不说,还妄图与大明祖制对抗,真是螳臂挡车,自不量力,所言有辱读书人脸面,让与他们有所来往的故友都有些无地自容。

    主编方以智早就料到了这则消息会引发大众的愤怒,没想到反响这么激烈,只是这三人与其家眷还压在刑部大牢里。

    他们这是报馆,只负责报道,其他事情一概无权插手,你们就算是喊破喉咙,也无济于事。

    按当日所获之罪,其男眷将发配山东掖县挖矿,五岁至四十岁女眷则会被送至教坊司,可显然不少人都认为定罪有些轻了。

    不把这三个家伙大卸八块,外面的愤怒便不会得到平息,不过从他们三人的言辞来看,确实已经非常过分了。

    方以智问过巩永固当日情况,驸马爷那时也在大殿上参加朝会,对所发生的事情都了如指掌。

    作为朋友,而且这事也没有任何须要掩盖和忽略的情节,巩永固的记忆力很好,加上那天群臣互怼的内容特别刺激,所以一直没忘,便将来龙去脉一五一十的说了一遍。

    仔细听过之后,原本还对三人有些同情的方以智沉默了好一会儿,太子对他们的建议量刑已然算是宽宥了。

    他扪心自问,自己与身为巡抚的家父遇到类似的事情,都决然说不出这种离经叛道之词。

    这也就很容易理解外面高呼各种“啪啪”方式的读者的怒火了。

    若是人人都可以这么骂圣上,那还要朝廷干嘛?

    当日朝会的君臣对话,堪称近百年来最为骇人听闻的一次。

    在支持太子的读者眼里,林欲楫等人便是倚老卖老、以大欺小、以下犯上、恃强凌弱,故意欺负太子与皇后的典型奸佞臣子了!

    皇帝还没驾崩,你们就打算废长立幼,这要是与京营勾结起来,岂不是要颠复朝政,重演汉末或唐末之情形?

    幸亏太子得到太祖高皇帝的点拨,一举剪除奸佞,平息叛乱,重掌朝政,不然大明万里江山必定落入这群道貌岸然的卑劣之徒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