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会审枢辅

    第210章:会审枢辅 (第2/3页)

,杨嗣昌这算是给别人留下翻盘的本钱了。

    只要他被下狱,而某些之前背锅的同行得到了提醒或者暗示,那就别怪大家落井下石了。

    “罪犯仅有杨嗣昌之亲笔信,前番已交予大人过目!”

    张其平即使被枢辅大人所利用,也是敢怒不敢言,被抓进来都不敢说真话,还得替杨嗣昌开脱罪责,寄希望于上峰可以看在他是一条好狗的份上,将他尽快捞出来。

    可惜事与愿违,不光他没从刑部出去,连“救命稻草”都被丢进来了,看清楚形势的张其平对杨嗣昌的憎恨之火比颜继祖还要猛烈许多。

    杨嗣昌在信中说,由保定府来支应卢象升所部之粮饷,又叮嘱他若是府库吃紧,便可酌情处理,自行决断。

    这暗示的就很明显了,就差直接说——你这个地方官不能让卢象升好过,不然老子就让你不好过!

    保定府当时有存银上万两,粮食一万石以上,加上周边府县送来的粮饷援助,足以支撑两万将士作战一个月。

    可暗示毕竟是暗示,不能作为直接证据来使用,又传顺德知府于颍上堂,是他派人发现了卢象升的尸体。

    “顺德知府于颍!”

    幺鸡看着钟炌挨个传唤证人,心里都感到好笑,幸亏死胖子之前得罪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不然还真没法名正言顺的整死他。

    “禀总宪,下官正是!”

    于颍不是犯人,而是在任上得到了都察院的传贴,临时交代好了手头的工作,火急火燎的连夜赶往京城,幸亏来的够晚,不然都得被京营给“啪啪”了。

    “是你遣人发现了卢象升之遗体?”

    每个人都有恻隐之心,钟炌断案一直秉公处理,心里更是非常同情这位悍将的遭遇的,死后连收尸都不被允许,那便是太过分了。

    “总宪说的正是,下官寻来卢家亲属辨认,确系无误,并上报与枢辅杨嗣昌,枢辅派人前来核实,后却说此非卢象升,枢辅命下官继续搜寻,下官随后多次上报前番证据,枢辅便不再回复,已过八十天尸体才得以收殓!”

    于颍事先不知道卢象升与杨嗣昌的矛盾,经过这事,后来才被同僚告知,俩人一个主战,一个主和,势如水火,其中一个死了,另外一个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报复的机会。

    “可有物证或认证?”

    为了扳倒杨嗣昌,让卢象升的在天之灵得到安息,钟炌要尽可能地搜集证据。

    “此为当时枢辅写于下官之信件与卢象升之弟象晋、象观之诉状,枢辅所派人员,下官并不熟悉!”

    于颍也只能帮到这里了,能把事情捅到都察院,还有幸被太子获悉,那此时便有很大的转机了。

    “你可认得此人?”

    钟炌命手下带来一位证人,让于颍当堂进行辨认。

    “认得!此人便是枢辅派来核实卢象升遗体之人!”

    于颍一眼便认出来了,那日就是他与自己进行攀谈的。

    “罪人俞振龙见过总宪、太守!”

    某太子这时候被忽略不计了,凡是上堂的都来一句千岁千千岁,幺鸡都得被他们给烦死。

    “杨嗣昌派你去核实卢象升遗体,你可曾亲眼见过?若是在大堂之上信口开河,混淆视听,别怪本官严惩不怠!”

    这货是没有证据的,光凭一张嘴,所以在他张嘴出声之前,还要再次提醒一番,如果说错了,那一会儿死的就不光是杨嗣昌了。

    “罪人不敢!罪人前番奉枢辅杨嗣昌之命前往顺德府核实太守上报之情,罪人亲眼见过总督之躯!”

    卢象升身中数箭,盔甲业已被兵刃砍得破碎不堪,面目已被低温冻得褶皱发紫,狰狞不已,俞振龙见状都为之动容,如此为国战殁,可悲可叹。

    “你之前可曾见过卢象升?又如何断定遗体之人为卢象升?”

    这是众人关心的焦点所在,钟炌必须要问出来。

    “禀总宪,罪人之前未曾见过总督,可此行一来有画像为凭,二来有卢家亲属及部下的指认及书信,罪人还见过总督所携之印信,均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