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坦克样车

    第316章:坦克样车 (第2/3页)

型车的瑕疵,以方便后续改进。

    在原型车定型之前是不可能量产的,一旦在还有诸多尚未解决的缺点时仓促量产,到了战场上可能就会被辫子利用,加以攻击。

    战车厂贴厂太监王昌明与局官邵远行早已在厂门口恭迎圣驾了,带着手下努力了这么多天,就等着龙颜一览了。

    “嗯,外形还是不错滴!”

    幺鸡看到院子里停放着三辆样车,先给予了初步的肯定,以免打压掉厂里官吏与工匠们的积极性。

    这三辆车分为大、中、小号,大号足够两丈多长,一丈多宽,高度与宽度差不多,绝对算得上一个庞然大物了,体积跟后世的中型坦克相差无几。

    外面都包了一层铁皮,为了避免淋浴上锈以及伪装之用,按照太子的指示,还刷了墨绿色的油漆。

    车体上面是一个方形的炮塔,可以伸出鸟铳或迫击炮进行射击,下面由六个宽大的木质轮毂支撑重量,轮毂也包了铁皮,防止被火箭或油料所点燃。

    像鞋盒子一样的车体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面是乘员舱,主要用来士兵射击。后方是动力舱,自然要安置大明独家研发的“纯天然发动机”。

    乘员舱要比动力舱高一尺左右,这样可以通过车体上的射击孔照顾到后方的“纯天然发动机”,避免敌人绕后发动攻击。

    在内部有一个一尺左右的挡板,驾驶员抽出挡板便可观察到自家的牲口,这样就能便于控制和喂食,设置挡板的原因就是“纯天然发动机”在工作时气味太大……

    车体两侧各有两个射击孔,除了正下方之外,让全车基本上没有死角,可以让成员进行360度无死角射击,通过炮塔还能投掷shouludan。

    幺鸡通过在车体旁搭建的架子上,大致观看到了全车的情况,这辆车基本上达到了自己的要求,算是在外形上合格了,具体性能还需要进一步的测试。

    一辆天启坦克至少要耗费上百两银子,算上车组成员和“纯天然发动机”以及诸多武器的话,成本得达到二百两左右,采购数量更是会突破上千辆。

    要花费这么大一笔钱,就必须在诸多细节上坚持精益求精的原则才行,不能像迫击炮车一样来个一切从简,造得跟儿童玩具似的。

    “启禀殿下,此车内部可容纳三名士卒作战与休憩,极限状态下可容纳五名。在容纳三名士卒时,自身所携带的粮草可供五天作战之用。”

    大型样车的空间足够大,再特殊情况下还可以往里塞人,局官邵远行认为此车战斗力最为强悍,若能造出一千辆,便足以抵挡东虏铁骑横行。

    “……目前面临困难几何?”

    幺鸡对纸面性能已经满意了,实际作战能力还要看到了战场上的表现才能判断出来,行与不行都要拉出去溜溜,否则一辈子都得当样子货来充门面。

    “启禀殿下,厂里的困难主要有三项。其一是战车耗资巨大,制造成本高居不下,难以压低。其二是聋畜数量稀缺,难以满足配备之需要,若以正常牲畜填充,实难胜任。其三,大型战车体积庞大,制造速度缓慢,以厂里之能力,每日最多能够造出两辆而已。”

    贴厂太监王昌明不是个白吃白喝的废物,对太子的提问答得是头头是道。

    “尔等预估量产此车,平均下来,不算武器与牲畜,只估算车辆本身,每辆成本几何?”

    幺鸡还要全盘考虑一下,然后再行定夺,免得发生误判。

    “启禀殿下,臣以为每车成本不下一百两银子,主要是锻造铁板费时耗财,木质车架倒是其次。”

    局官邵远行已经估量出了大致的成本,与报出来相差不大,而且只能往多报,一旦少报了,最后量产时却超过了这个上限价格,太子很可能就要怀疑他们中饱私囊了。

    “臣附议邵局官所言,战车所用铁板全凭铁匠敲击锻造,成本与工时皆耗费巨大,每辆战车制造成本仅能维持在百两左右。”

    王昌明认为邵远行所言不虚,制造这么大的一件军械,前前后后须调集十余名工匠,最后只花费一百两银子已经算是他们竭尽所能了。

    幺鸡听罢,便背手笑着说:“依两位爱卿所言,只怕每辆战车的制造成本恐怕要达到一百五十两至二百两吧?”

    眼前这三辆战车的制造成本加起来恐怕要达到一千两之多,这是能够拿出来的成品,拿不出手的残次品厂里恐怕还有一堆呢。

    天启坦克本来就是高大上的武器,质量与工艺都不能与接地气的迫击炮车相比,天启坦克只有保证质量优势,才能在对阵辫子骑兵时占得上风。

    两人这下不敢搭茬了,顿感之前的言辞已经涉及其君之罪,若是在此时急忙辩解,只恐引得太子盛怒,就只得低头不语了。

    太子仅有黄口之年,但百官都认为其人小鬼大,一言一行都有成祖乃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