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合兵一处

    第393章:合兵一处 (第2/3页)

是马卒都难以招架的。

    一次就能杀伤数百步卒,上万义军也扛不住几次炮击,便会全线崩溃,任凭官军马队随意宰割了。

    昨夜更是触了霉头,在山谷里居然遭遇了官军伏击,折损不下两千多马卒,这可不同于步卒雑碎,全都是精骑,就这么损失掉了,没人不痛心疾首。

    由于牙将受伤落马,“小秦王”白贵也在突围时战殁,侥幸逃出来的数百残部很快便被其他首领瓜分干净了。

    义军就是狼群,那只狼死了,其他活着的狼便要上前分肉。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事主都死了,这么干也无可厚非。

    黑云祥与张一川还念念不忘在房县,罗汝才等人不战而逃的事情。

    问过之后才知道,率先跑路之人正是“小秦王”白贵。

    这厮在山谷里遇伏被打死,也算是罪有应得了,他俩便不会继续追究了,犯不上跟一个死人较劲。

    唯一感到心痛的己方就是那些被官军绞杀的步卒,在想积攒上千步卒就要费一番工夫了,可是不容易。

    有灾珉的话,倒是可以拉起队伍,但跟常年征战沙场的前边军相比,这些人就是一群难堪大用的乌合之众。

    “报~!北面来了一股人马,兵力不下万人!”

    “……”

    “可见旗帜?”

    “有‘张’字大纛旗一面!”

    “……哦?”

    “莫非是……”

    “八大王来了?”

    官军之中少有姓张的大将,众人想来想去,也就只剩下一个可能,那就是张献忠率部南下了。

    不过也不能掉以轻心,万一是官军假扮的义军,故意用义军的旗号来靠近的话,那就让人不寒而栗了。

    眼下义军兵力较少,尤其是不能与官军死打硬拼,不然诸多首领真就要落得兵败身死的下场了,必须多加小心才行。

    罗汝才马上派出探马,过去合适情况,若真是“八大王”来了还好说,反之就免不了一场恶战了。

    “秉忠,可算把你给盼来了!”

    经过试探性接触,对面确系为“八大王”所部,对方也知道了南边这伙人是罗汝才集团,这样才算是合兵一处了。

    见了面,罗汝才倒是绝口不提张献忠违约没去房县的事情,而是招呼起来,就跟多年不见的故友重逢一般热情。

    “额也是对大哥朝思暮想啊!”

    张献忠为人圆滑,当众也要客套一番,若不是今日在这里碰上了,他根本就不打算去找罗汝才等人。

    当初众人越好是五月初五起事,然而官军提前进攻,洪承畴更是率领十万大军前来围剿义军,张献忠也害怕义军首领里有人会倒戈。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对所部的伤害就太大了,故而打下谷城便东进襄阳了,只不过该地守军早有防范,没有让己部偷袭成功。

    不然真的拿下襄阳,即便是洪承畴亲自督师进剿,也要先被他来个下马威了,更重要的是,襄阳城内囤积了大量的钱粮,足以供应十万大军作战之需。

    只是洪贼素来难以对付,更不是吃素的货色,反手便另各部配合襄阳守军对己部发动围攻,义军这边实在是招架不住,才被迫掉头向南,寻找转机。

    张献忠也没料到会在这里遇到罗汝才等人,经过一番寒暄,才知道对方的遭遇还不如自己,这下心里总算是平衡了许多。

    “八大王”起兵时全军高达三万两千余人,还不算投诚的谷城守军,经过襄阳一役,刨去路上掉队的,仍旧留存了万人以上规模。

    这还不算在外作战的长子张可望与次子张定国两部合计六千人马,所以“八大王”距离全军覆没还远得很呢。

    光是此番前来的人马就超过了诸多首领麾下兵力之和了,这也是为什么朝廷特意派洪承畴率领十万大军专门对付“八大王”的根本原因。

    罗汝才集团一方虽说兵力逊于“八大王”,可是眼下拥有四千多马卒,在马卒数量上几乎与张献忠所部持平。

    这些都是机动兵力,具有强大的野战突击能力与较为持久的机动性,步卒在远距离转进以及长途奔袭时,其实没有多大的用处。

    张献忠虽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