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崇祯大帝

    第491章:崇祯大帝 (第3/3页)

解决办法,而不是一味的暴怒加甩锅。

    暴怒是心理不成熟的表现!

    甩锅则是不负责任的写照!

    很不幸,大明帝国的最后一任皇帝这两样都占到了……

    不少人认为暴怒是君威,可以震慑臣子,威服天下,然而光暴怒有何用?

    是不是遇到清军,我们的崇祯大帝瞬间暴怒一番,清军就当场跪了?

    从登基至今,崇祯大帝都快三十了,仍然动不动就暴怒,然后被气的破口大骂。

    再之后就是广为熟悉的甩锅流程了,《罪己诏》被逼得是迫不得已才发出去的。

    被津津乐道的每天勤政,其实就特么在做无用功!

    有钱的金主,崇祯大帝根本就不敢得罪,光会欺负没钱的老百姓,往死里收税。

    逼得百姓不得不反,到头来还要派兵围剿,再收税扩军,恶心循环到大明崩溃。

    就算崇祯大帝不知道历朝历代的事情,起码也应该知道元末是怎么回事吧?

    对比秦、汉、晋、隋的末代皇帝,崇祯大帝是典型的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的主!

    秦二世不理朝政!

    汉献帝被曹操挟持!

    晋惠帝是个傻子!

    隋炀帝好大喜功……

    你说崇祯大帝不理朝政,他还天天上朝,缺勤的时候很少。

    你说崇祯大帝被官宦摆弄,他一上来就干掉了九千岁,让魏公公猝不及防。

    你说崇祯大帝是个傻子,他把奏折全给批了,虽然结果都是反向的。

    至于好大喜功……

    抱歉,经过崇祯大帝的一番努力,导致其本人没赶上喜功的时候!

    暴怒经常,甩锅上瘾,这就是崇祯大帝的日常!

    人心都是肉长的,后面还要加上一句,崇祯大帝是“甩锅精”变的!

    神宗把锅甩给张居正!

    熹宗把锅甩给魏忠贤!

    崇祯大帝将这门手艺发扬光大,直接甩给了满朝文武!

    后期到了一天不甩就感觉浑身难受的地步,真是让人赞叹不已。

    甩到让臣子们避之不及,每天群臣上朝就是要警惕皇帝随时甩锅。

    其他皇帝是与文臣武将商讨对策,崇祯大帝则把自己的臣子都培养成了背锅侠。

    而且更为精妙的是,居然发展出了“甩锅分包法”。

    举个最近发生的例子,冬天的时候,崇祯大帝让死胖子杨嗣昌全权处理山栋抵御清军进攻的事情。

    结果死胖子押宝没押对,将山栋的兵马都囤积在德州,而冰雪聪明的清军绕过此地,直扑济楠,不但破城,还抓住了德王。

    杨嗣昌是不想给皇帝背锅的,就将全部责任推卸给了山栋当地的官员,包括山栋巡抚颜继祖。

    导致京城大牢里等待被处决的当地官员高达五十人以上,这些人都得给杨嗣昌背锅,而且无法为自己辩解。

    崇祯大帝认为这个办法很好,因为他们不背锅,杨嗣昌就要背锅,这等于变相承认了自己用人上的错误。

    杨嗣昌承包了这口锅,但并不想自己背,于是就搞出了分包。

    “甩锅分包法”便由此而来,往后还会逐步推广开来……

    另一位姓杨的“名臣”杨士聪,居然能把贪墨的锅甩给自己的老婆。

    在上朝的时候没有耳濡目染也不大可能,这就叫上有所好,下必仿效!

    之前,朝廷有四种甩锅方式。

    一对多甩,即崇祯大帝将锅甩给群臣。

    多对一甩,即群臣将锅甩给替罪羊。

    一对一甩,即崇祯大帝将锅甩给指定的倒霉蛋。

    多对多甩,即一派将锅甩给另一派。

    就这么个甩法,一开朝会就是一顿乱甩,大明还能有好?

    所以大怼朝的常规结局就是——皇帝无米下锅甩到最后穷死!

    某太子监国之后,忠臣良将背上无锅,自然一身轻松,乐于为朝廷效力了。

    如果甩锅爹忽然醒过来,继续号召臣子们给他背锅,大家就立刻不适应了。

    这游戏可是非常危险的,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背着背着,就把脑袋给背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