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选边站队

    第509章:选边站队 (第2/3页)

也没办法。

    拯救大明的前提条件就是先把你这个二货皇帝给架空了,不然大家都得给你陪葬。

    “逆子给朕住口!在大殿之上,朕乃君父,群臣都是朕之臣子,只有朕可以发号司令。逆子休要假借群臣之口来威胁朕,朕素来洞察秋毫,所谓投票不过是你刻意安排所致,你这卑鄙伎俩早就被朕所识破矣。此等结果,朕一概不予认可,逆子就莫要浪费口舌了~!”

    崇祯认为一定要在气势上压倒这个逆子,不然等到逆子起势,自己就不好压制住了,也要借此来警告群臣,莫要跟随这个逆子犯上作乱。

    “既然如此,那好吧!支持本宫的爱卿请站到这边来,支持父皇的爱卿请占到那边去。父皇,请您亲眼见证一下哪边的臣子更多,人多的一方自然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跟这位二货皇帝对话确实是浪费口水,左右都是油盐不进,跟对牛弹琴差不多。

    在他脑海里,自己永远是正确的,如果错了,那一定是别人出现了幻觉!

    自己说服不了这只甩锅爹,那就看看谁的粉丝更多吧,这样总可以定胜负了吧?

    在某太子给薛国观递了一个眼神过后,首辅便在二货皇帝的注视下,公然站到了某太子一边。

    “薛国观!你这是要支持这逆子犯上作乱不成?”

    崇祯见状立刻怒斥其这种见利忘义的恶劣行径,当朝首辅便相当于宰相,乃是群臣之首,若是首辅如此行事,其他朝臣跟风就大大不妙了。

    “陛下,臣只是听从殿下安排而已!”

    薛国观心里非常清楚,皇帝能给自己的,太子都能给、皇帝不能给自己的,太子也能给。

    譬如这国仗,皇帝就给不了,不但不给,还坚决反对,那就别怪自己做出本能的抉择了。

    薛国观不但要做首辅,而且任期要超过温体仁。这个要求,恐怕皇帝也不会同意。

    万一自己有了错误,说不定还会被这位矢口否认自己薄情寡恩的皇帝所下狱。

    比较起来,还是太子这颗大树更为牢靠一些,起码不会为难自己这位准国仗。

    “你……冯铨!你怎能也如此糊涂???”

    崇祯没等继续批评见风使舵的首辅薛国观,只见礼部尚书冯铨也跟着薛国观站在了逆子一边,顿时错愕不已。

    “陛下,臣仅是听从殿下安排而已!”

    既然首辅都想好了说辞,冯铨是何等聪明,这下连说辞都不用想了,直接照搬就行了,反正横竖都是敷衍皇帝而已。

    “你……”

    崇祯被这两位的行径给气得不轻,举起来的手臂都开始哆嗦不已,想厉声斥责,都还没组织好说辞。

    见到首辅带头,礼部尚书跟进,祖宽、倪宠、陈国威也开始选择阵营了,他们三个都是被皇帝下令羁押之将。

    既然无法公然报复皇帝,那就要借太子之手给皇帝一个教训才行,不然等到皇帝再次手握大权,他们又得被打击报复。

    三位将领作出明确抉择之后,他们的下属也就不用多想了,而且产生了示范作用,猛如虎、李辅明、刘光祚、高杰等总兵以及下辖将领全都决定投靠太子爷。

    因为之前崇祯的言辞实在是太寒人心了,想要继续为朝廷效力,众将当然要选一位明君作为靠山,而且有了一个非常合格“参照物”之后,选择起来就非常容易了。

    凡是当武将的,多多少少都会考虑自己的后路。打流寇容易获胜,但对付东虏可就另当别论了,己部一旦战败,朝廷追责下来,眼前这位皇帝恐怕又要推卸责任了。

    谁都不想被下狱,更不想被枭首,追随太子爷起码还有戴罪立功的机会,换成皇帝主政的话,等自己成为败军之将,恐怕只能去找阎王爷报到去了……

    “尔等……反了!反了!尔等可是要发动兵变不成?”

    见到武将们成群结队地投靠了这个逆子,崇祯气得几乎都要在原地跳起来了,怪不得这个逆子有恃无恐,原来早就拉拢了一群武将。

    其他文官们自然不屑于首辅与礼部尚书的言辞的,当朝首辅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