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忽悠崇祯

    第520章:忽悠崇祯 (第2/3页)

越发的危险,想要一步步推进到目的地,估计得等到猴年马月……

    最高明的办法便是支持岳飞率领五万孤军北伐,留下其余“中兴三将”看守本土防线,最后的结果不会比“陈庆之北伐”好到哪去。

    往好了说,若是岳家军屡战屡胜,赵宋可以打得金国作出大幅度的妥协和让步,甚至收复“梦想之地”——燕云十六州。

    再往北,出关的话,那就凶多吉少了,尤其是在辽北山区,几乎就是骑兵和重步兵的噩梦,没有专业的山地步兵,根本就无法攻破那里的敌军防线。

    即便突破此处,再往北都是一马平川,还有松花江阻隔,没有足够的船只,根本就到不了哈尔滨。

    金国的上京就建在松花江的“几”字湾内,想要攻入此地,就必须过江,无路可绕,所以理论上“直捣黄龙”是不大可能成功的,除非是在冬天,江面结冰,骑兵方可从容通过。

    檬军可以灭掉金国,是从北向南,加之金国到了末期,自己作死,这才成功。在金国前期,岳家军得手的难度极大。

    秦桧是胆小害怕,加之不懂军事,这才坑了岳飞,自己又背负了骂名。否则等收复燕云等地,他也是历史上数得着的“一代名相”了,名声不会比陈平、房玄龄、张居正小多少。

    之所以这么盘算,因为某太子想到以后辫子向北撤退,明军该当如何,想来就很是范畴,往后二十年,能收复并守住辽北以南的地区就算大获成功了。

    没有极强的财力支撑,收复沈阳也就算是到头了,即便这样,维持在关外的二十万大军,光是饷银便须六百万两银子。

    加上军械与粮草部分,每年“辽饷”便须一千万两银子以上,朝廷岁入三千万两,也要占到惊人的三分之一以上,对大明帝国来说,这绝对是一项无比沉重的负担。

    五万部队负责固守各处城池,五万负责防御辽北山区,十万机动部队进剿辫子,看着倒是兵力不少,但放在偌大的东北平原和长白山脉,根本就不够看的。

    若是缩减兵力,那么辫子还会取而复返,卷土重来,从山区再跑出来肆虐辽东各地,就跟挥之不去的苍蝇一样讨厌。

    要收复整个奴尔干司,除了对付辫子,还要防备沙俄。估计大致要耗费五亿两银子,甚至更多,看样子,不动用那座“海外金山”是不行了。

    然而格拉斯伯格金矿远在万里之外的新几内亚岛上,绝对是看不见又摸不着的“期货”,距离开挖起码有七八年时间,之前还得在海上击败荷兰人才行。

    “父皇,大明有如此局面,就是因为一个‘穷’字在作祟,若朝廷每年能有五六千万了银子的收入,不论是东虏或是流寇,都不是甚子问题了!”

    南宋能有这个收成,那么国土面积比南宋大得多的大怼朝也可以,如果达不到这个数额,那就是经营不善,失去大半财政收入,那就距离崩溃为期不远了。

    “……若你来经营江南八地,每岁可入太仓银两几何?”

    崇祯抬起头,看着这个逆子,脑子里萌生出一个假设,那就是这个问题,他要看看这逆子经营江南会做来如何成绩。

    “最近五年大概可获一千五百万两银子,五年之后每岁可获两千万两银子以上!”

    这是一个比较靠谱的标准,既不太对百姓横征暴敛,又能顾及朝廷的诸多利益,而且是在不征收“三饷”的情况下做到的。

    “……那朝廷在北方八地,每岁又能收入几何?”

    崇祯觉得这个数额倒是不高,尤其是要对盐、粮、茶、铁、糖、酒、布、瓷等八大类商品征收税费,还有开矿的生意之后,自己按部就班、有条不紊的话,应该也做到。

    “不征‘三饷’,加上江南的五百万两银子的话,大概每岁能有两千万两银子!”

    某太子估计也就这样了,再高的话,那就必须要刮地皮了,问题是根本就没啥油水了,不论是百姓还是藩王都特么变成穷鬼了。

    “……哦?如何而来?”

    崇祯对此很是好奇,他要知道这逆子管辖范围之内多为穷困之地,也就湖广与泗川还算富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