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崇祯打靶

    第529章:崇祯打靶 (第2/3页)

计随着他们熟悉锻造工艺标准之后,产量便会翻上一倍不止。

    这些人世代久居江南,当然不愿意来战乱频繁的北方定居,但政令一下,想要保住脑袋,就必须遵从朝廷的命令。

    连同他们的家眷在内,男女老少涉及近十万人,幸好有败家隋炀帝下令开凿的大运河可以运输人员,不然这千里迢迢的北上之路便会走得很困难了。

    即便是东宫卫队的士兵,暂时也只能用鸟铳来进行射击训练,一来是新枪产量低,二来也不可能让这些菜鸟用高价的新枪来练手。

    不过倭国特使横山拓也的办事效率很高,在上万两银子的驱动下,很快便运来了一千支鸟铳,自然都是不曾使用过的新枪。

    第二批一千支也是刚刚运抵京城,从枪支上的做工和符号看得出来,并非是他家出产的,而是收购过来的,不过质量还算可以,完全可以媲美大明制造的鸟铳。

    原来某太子与倭国签订的合同时为期五年,每年采购一万支“铁炮”,其中的一半份额归横山拓也所有。

    但当下的情况是人多枪少,必须对合同里所涉及的订购数量加以修改,提高到每年四万支,时限与采购价格不变,总数高达二十万支,绝对是一笔惊天的大订单了。

    倭国生产的“铁炮”的性能当然比不上自家的新式燧发滑膛枪,但胜在量大管饱,不然就指望这点产量,那就只能让狗腿子们拿着二手货上阵杀敌了。

    如果双方初期合作愉快的话,某太子甚至可以授权横山家生产自己研发出来的新式燧发滑膛枪。

    在对比过双方制造出来的武器之后,某太子发现倭国的工艺绝不逊于大明这边,其工匠的锻造水准必然达到了很高的级别。

    眼下有了足够多的银子,“北地”还有铜矿可以开采,便可以利用倭国的产能来为王师实现武器方面的更新换代了。

    双方的兵工厂满负荷运转的话,加起来一年起码能制造出五万到七万支合格的新式燧发滑膛枪,五年左右便可以为三十万明军完成换装。

    三十万也就是当下朝廷可以养得起的一线作战部队规模,预计花费在一千五百万两银子左右,加上一些边角废料,军费总开支在一千八百万两上下。

    这是基于朝廷岁入两千五百万两银子的背景下,要是南北朝廷岁入达到三千至四千万两银子,军费开支还可以适当调高一些。

    短时间内,即便朝廷的总岁入可以有飞跃式的增加,某太子也不打算进一步扩充兵马了,主要是粮食不够吃,实在没有余粮养活多出来的狗腿子们了。

    有余粮的话,莫不如雇佣倭军和欧陆佣兵来替自己打仗,这些人的战斗力不低,见钱眼开,舍得拼命,实际效费比远超于明军。

    “嗯!不错,不知产量几何?”

    崇祯觉得此枪甚是精美,不但眼见为实,还亲自接过来把玩了一番,不论是外观还是手感,都极为的认可。

    “眼下工匠人手不足,每日仅能造出五十支。不过儿臣已从南方调拨了工匠,近日抵达京城,相信产量会逐步得到提升。父皇若是觉得此枪还算入眼,儿臣愿呈献两支,用于父皇狩猎之用。”

    “送”是说不出口的,要送就只能说“献”,这样甩锅爹的面子才说得过去,而且可以用新枪来堵住这位二货皇帝的嘴,免得到了南都之后又抱怨工匠都被自己给弄走了。

    “……嗯!也好!”

    崇祯本想拒绝,不过自己的确比较喜欢这外型优雅的新枪,鉴于这逆子主动呈献,姑且就手下好了。

    自从继位以来,在这十二年里,崇祯非但没有出过京城,连皇城都没踏出过一步,趁移驾南都之良机,游山逛景也不错。

    有了这新枪,自己狩猎与否另当别论,挂在显眼之处,也能起到装饰的作用,闲暇之余看一看也可以赏心悦目。

    “父皇不若在附近靶场可以试射一番!”

    见到甩锅爹貌似忽略了工匠的事情,自己送礼的目的便达到了,某太子旋即进言,免得事后这位二货皇帝再抱怨没有玩过瘾。

    “……哦?倒是不错的主意!朕要看看这新枪准头如何!”

    听到这个提议,崇祯稍加思索便答应下来,虽然比不上狩猎那般刺激,可对男人来说,能够使用火枪也是件乐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