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一帮到底

    第610章:一帮到底 (第2/3页)

刊以来,《京师日报》首次用红字印刷,加之关外大胜,这样的利好内容让广大百姓都想先睹为快。

    价钱还跟原来一样,丝毫没有上涨,但是巩永固夫妇仍然赚了大钱,因为“包子有肉不在褶上”。

    经过某太子的授课指导之后,不少商家都觉得机会不容错过,便闻风而动,希望用大价钱买到广告插页的机会。

    每万份报纸,一款插页五十两银子,十款就是五百两。

    折合下来,一张广告插页便价值五铜钱之多。

    你还别嫌贵,就这没门路的话,都不一定有机会买到。

    单卖插页的话,你倒搭钱人家或许才会收下,然后随手一扔。

    只有把插页放进报纸里,才能起到广而告之的作用。

    报纸上的广告位置都是长期合作的商家,自然不会被宰一刀。

    为了庆祝此次胜利,《京师日报》不但没有涨价,还增加了版面。

    供计六十版,也就是十五大张纸,比平时的四十八版多出了十二版。

    这十二版有一半是广告位置,每版价值三十两银子,十二版便是三百六十两。

    即便如此,整个报纸的广告位也全部售出,没有任何一处空位需要另行填充内容。

    这已经算是公主夫妇非常良心了,换成某太子来襙作的话,一次赚上千两银子不在话下。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某太子与自己的姑姑和姑父除了《京师日报》与美乐广告公司之外,又组建了一个世界传媒集团。

    集团旗下光是纸媒体就有《京师日报》、《战争事典》、《时尚潮流》、《新老故事》这四个。

    《战争事典》就是把历朝历代,乃至外国的历史战事做复盘细述,对象就是广大男性顾客。

    而且不同于以往的兵书战策,《战争事典》是图文并茂,图片都是请高级雕工雕刻的凸版进行印制,绝对堪称是本时代的顶级杂志。

    为了吸引读者,第一期介绍的就是著名的“赤壁之战”、“安史之乱”、“太宗北伐”。

    两二者都是连普通百姓都耳熟能详的经典,最后一个就是宋太宗赵匡义率军企图收复燕云十六州,却被契丹打得灰头土脸的事情。

    某太子的真实用意就是借助“赤壁之战”,暗示南国可以胜东虏。

    “安史之乱”则是在说唐玄宗不懂军事,却喜欢瞎指挥。

    赵匡义没有兄长的能力,所以“太宗北伐”必然导致失败。

    《战争事典》不但是杂志,而且是一本硬壳精装书,一本便可卖到两百文钱。

    销售对象自然不是寻常百姓,而是兜里有闲钱,且喜欢战争题材内容的士子。

    很多人买了都是为了收藏,导致首批印刷的一千本刚刚上市便被抢购一空。

    不少人还打算为外地亲朋代购,当是礼物,可以赠送,也是很有面子的事情。

    《时尚潮流》的对象则是以女性为主,附带一些爱臭美的年轻男士。

    销售对象正好与《战争事典》相反,不过目标受众都是中高阶层。

    所以销量并不算差,尤其是在常年荡漾的江南一带,一定更有市场。

    里面介绍的自然是各种最新的时装以及用品,有的外地人来不了千奇百货商店,只要买一本《时尚潮流》就知道大致情况了。

    对一些新进走红的歌星、笑星的采访内容,以及畿辅一带的娱乐场所位置及介绍也囊过其中,这样才会引人入胜。

    《新老故事》则是将受《京师日报》版面限制,暂时无法刊载出来的故事都汇总起来,以杂志的方式进行出版。

    有单个短篇故事,也有连载长篇内容,通篇都是白话文,可谓老少皆宜,只要认字就都能看个明白。

    弄三本杂志的目的就是想让姑姑与姑父多赚点钱,顺带给一些没有功名的学子找份糊口的差事,然后让那些吃饱了撑的没事干的人分散注意力。

    就这两款杂志,一期加起来能让这对夫妻赚一百多两银子,一年十二期,也是一千余两之多,发行期数翻倍的话,收益自然就更大了。

    在严重缺乏通俗易懂的文化书籍的时代,这三本杂志的问世,对大众来说就相当于雪中送炭一般。

    《新老故事》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