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木屋竣工

    第643章: 木屋竣工 (第3/3页)

饭之后,巡视整个崇高城的建设进度。

    到了日落之前,还要在滩头亲眼看看海捕队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海鲜可是被朱由樻视为崇国的国本,只有海鲜产量稳定,崇国在能立足。

    在郑芝莞率船队离开崇国之后,留下的船只组成了海捕队,日捕捞量稳定在一万斤至五万斤之间,具体要看出海后的运气。

    这个范畴可是比之前下降了一大截,至多相当于巅峰时的两成半而已。但对崇国上下来说,还是够吃的。

    其实只要日捕捞量达到一万斤,崇国的两千人口便可以领取到足够的肉食用以滋补身体了。

    土著野人的进攻直接“帮助”了崇国减少了五百多人口,总人口已经降至两千左右,也减少了对肉食的需求总量。

    也多亏了土著野人并不善于捕鱼,他们或许更擅长狩猎,使得本地的渔场“被保护”得很好,渔业资源异常的丰富。

    “小的郭大宝拜见王爷!”

    胸无大志的郭大宝仍旧在海捕队做事,只不过从一名寻常的队员升级为了队长,也就是捕盗(船长)。

    他所在的渔船配有九名船员,也都是经验丰富的渔珉。即便之前并不认识,但众人都是行家里手,配合起来倒是没有大碍。

    “今日收获几何呀?”

    朱由樻点点头,饶有兴致地问起了渔船的收获。他相信郭大宝基本上就代俵了普通渔夫的水准了,只要他的收获不太差,其他人也就会凯旋而归了。

    “回王爷,小的所在渔船供捕捞各类海鲜总计一千八百余斤!”

    郭大宝也不敢说两千斤,毕竟的确没到两千斤,对王爷无需隐瞒,还是实话实说为妙。

    “嗯嗯!不错!不错!幸苦诸位了,领钱之后便回去歇息吧!”

    朱由樻对这个数额也是较为满意的,若是其他体型相似的船只都有这个程度的收获的话,今日又将会是一个丰收之日。

    只有海捕队能满载而归,崇国的府库才能积攒起来肉食,用以上下在冬季时食用,否则仅凭随船带来的粮食,那就要喝粥度日了。

    “多谢王爷体恤我等!”

    众人自然非常感激能有这么一位体恤珉情的好王爷的,只要自己劳动成果不被克扣,大家在海上便会竭尽全力捕捞海鲜。

    大家追随崇王来到新封地,为的就是摆脱本土的那般窘境,通过双手自食其力,最终过上衣食无忧的好日子。

    这边近些年都可以不上税,即便是渔夫出身,都能分到五十亩的良田。虽然背井离乡,可此地的待遇却是本土完全无法相比的。

    田地无暇耕种便可以转租出去,待来年入秋之后坐等分租子就行了,海捕赚的钱就等于是净赚了,完全可以攒起来。

    几乎在海捕队作业的渔夫们都是这么打算的,娶妻的打算生子,没娶的就想着尽快攒足银子,好找媒婆商量一番。

    当然,作为崇王的救命恩人,郭大宝是整个船队里第一个住上木屋的人。

    崇王还是说话算数的,在第一批木屋竣工之后,便将其中的一座赏给了郭大宝。

    虽然得到的木屋并不大,使用面积只有五十平米,但终究好过住撒气漏风的窝棚。

    最关键的是地段位置太好了,就在距离崇王王府不足五十步之遥。

    如今崇王的亲兵们也知道郭大宝救过自家主人的性命,也就不对这厮一家进行刻意搜查了。

    郭大宝的邻居自然是崇王的左膀右臂,整个片区就数他的身份最低微,不过郭大宝对此并不在乎。

    能让母亲尽早住上木屋,他就已经心满意足了。至于旁人的态度,只要崇王没说甚子,其他人再怎么看不惯都没用。

    有了崇王的保护,起码在崇国,自己一家便不会受人欺负了,卖力苦干数年之后,全家都能过上梦寐以求的好日子了。

    这便是郭大宝的盼头,也是全部崇国百姓们的盼头。

    郭家三口人来到堪察加,就带了一口锅、些许盘缠、三套被褥和几件衣服,再就是鱼叉和鱼网了。

    在搭救崇王之前,郭大宝从未想过自己一家能如此迅速地改善生活。

    如今不愁吃也不愁穿,更不愁住,已经成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一小撮人了。

    再往后想,郭大宝没想过,也不知道会是甚子模样。

    以后的事情,等以后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