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为国出力

    第646章:为国出力 (第2/3页)



    起码能够尽可能地消耗城头火力!

    一千个半大孩子至少能消耗掉够官军的两三千支箭矢。

    这便是张定国的算计,若是狗官军不放箭,那便正合其心意。

    “开炮!”

    “放!”

    面对山呼海啸一般冲来的贼军,城头守军丝毫不敢怠慢,立刻释放各型火器。

    从佛郎机到鸟铳,只要能打出铳弹,那就可以点着,战果另说,声势上先坐大。

    使用霰弹的佛郎机但凡打中人群,便可以造成十余人的伤亡。

    在茫茫人海之中,轰出一片带有狰狞血雾的凹坑出来。

    不断有人捂着伤处倒地哀嚎不止,附近都是同伴们的残肢断臂。

    没人同情他们,可怜他们,这时候停下就是等死,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

    再说这时候死的人越多,等到破城之后,分银子、玩女人的人就越少。

    打仗的时候人要多,吃肉的时候人要少!

    这才是正理!

    十余门佛郎机和其他火炮持续不断的发射,加上上百支鸟铳的辅助,也抵挡不住浩浩汤汤的攻城大军。

    义军一次投入一万兵力,就只打一面城墙,这攻势是何等的强大?

    张定国不怕所部伤亡,在他看来,只要能攻破看似坚固的南阳城,全部新招之兵都是可以牺牲掉的。

    只要能够尽取城内的银两与粮食,用这些人的性命来换便是划算的事情。

    用成千上万的流珉重创暴明在河南当地的官府,这招若是能在此地奏效,往后所部便可以在转战他地时进行效仿了。

    招募的兵士越多,攻城时的威力便越大,只需耗尽守军的弹药与箭矢,义军便可笑到最后了。

    论短兵相接,张定国并不认为河南当地的守军会是义军的对手。

    或许洪贼与孙贼的兵马还有些战力,但眼前的南阳兵也就是有些龟缩的本事罢了。

    开始是各型火铳发射,在远距离进行阻击,打死打伤数百人。

    而后是上百支鸟铳频繁开火,尽管准头不行,可架不住对面冲锋队伍过于庞大密集。

    进入三四十步的距离时,城头立刻箭如雨下,距离越近,命中率便越高。

    对于守军来说,他们更擅长放箭。

    特别是目标在二十步之内,几乎箭无需发。

    由于贼军缺少压制型武器,故而让守军士卒可以肆无忌惮地在女墙后面施射。

    “都给俺上!”

    “快!架云梯!”

    “先登城插旗之人,赏千两银子!连升三级!”

    新兵队伍里也有一群老兵把总们督战,以防他们这些废柴冲到城下不知道该干甚子事情。

    每一百人设一个把总,每一千人设一个千总,一万名新兵队伍里总计有一百个把总和十个千总。

    这一百一十个老兵就负责指挥新兵冲锋与攻城,他们之中若是有人战死,二将军便会再派人来填补军官空缺。

    在把总们的号令下,上百架云梯不约而同被竖立起来,梯子前端甚至超过了女墙的高度,攀爬上去完全没问题。

    只是……

    “快!”

    “倒金汁!”

    “莫要让贼兵上来!”

    南阳这边缺少火油,之前准备的已经在前两天用完了。

    这会儿只能采用纯天然的防御武器了,好在“量大管饱”。

    刚开始,守军士卒还能玩一劳永逸的战术,就是将装满金汁的瓦罐直接扔下去。

    上千个往下扔,效果自然是非同一般,滚烫的金汁能把城头下的贼兵烫得鬼哭狼嚎。

    在炎热的天气下,疮口得不到医治的话,很快便会感染流脓,进而彻底失去战斗力。

    不过这样未免过于浪费投掷器材了,即便富户与百姓将家里的瓦罐与瓷器都拿出来。

    也架不住长期使用,一天消耗一万个,十天便是十万个,总有用光的那一天。

    迫不得已,知县姚运熙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让木匠将城内粗壮的树木砍倒。

    掏空树干作为器皿,然后将金汁倒入其中。

    这样将树干架在垛口处,只需士卒抬起树干的底部,便可倾倒金汁了。

    这种器械的好处就是不怕磕碰,能够反复使用,而且储存量很大,对贼军造成的伤害自然也很大。

    在上司的号令下,守军士卒立刻抬起树干,拾起瓦罐,开始将盛放金汁的器皿对准下面的密密麻麻的贼兵。

    暂时瓦罐还够用,那就可以继续往下扔,树干做的不多,只能作为补充,等过些天,数量才能增涨上来。

    “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