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章:当面要钱

    第718章:当面要钱 (第2/3页)

城之后,王师还要面临内城。

    最便捷的办法,便是从西侧的阜成门、西直门,或北侧的德胜门、安定门发动进攻。

    轰破这两处之中的任何一处城墙,王师大军便可以像潮水般涌入内城,直捣蛮明的皇城了。

    内城一旦被攻破,在新城那边的蛮明守军自然是无心恋战,要么临阵脱逃,要么跪地乞降。

    现大军驻扎在运河东岸,要进攻西北方向,有两个进兵路线。

    其一是向北,渡过白河,但此地白河水面较宽。继续向上游走的话,那就要先过白河,后过榆河了。

    其二是向南横渡运河,到了京城外围,在过玉河。或者绕到玉河源头的玉泉山,这样就无需过河了。

    向北进兵的好处是节省时间,但要连续过河,很难寻觅足够的船只。

    向南进兵的好处是可以少过一条河,但要多走两天的路程,优缺点很明显。

    皇太鸡有些拿捏不定,便征求了身边四大谋士的意见。

    宁完我与范文程支持走北路,理由是路程短,可找当地百姓觅得一处浅滩,在征集船只,供大军快速渡河。

    希福、刚林则支持走南路,原因是只有运河一带好找船,只要过了运河,便再无阻挡王师的障碍了。

    结果花了三天时间,就寻到了大小船只不到二百艘,多半还是小船,很多大船早已去往京城或天津。

    这点船根本就不够近二十七万大军渡河之用的,更何况还有大量的战马和驮马,能在十天内渡完河就算快的。

    通州段的运河没有一处浅滩,无奈之下,皇太鸡只得选择走北路,随即命令阿巴泰派兵去往上游,寻找白河的浅滩。

    一边让船只运输兵马,先过白河,再过榆河,幸好周遭没有发现任何蛮明的兵马,王师完全无须戒备,专心渡河。

    最终折腾了八天时间,翻了三艘船,淹死了上百个包衣,大军这才完成渡河。

    到了九月二十一,也就是西历十月十七日,才在京城的西北角十里处扎下营盘。

    夏秋时节进兵便是如此麻烦,的确没有冬季方便,战马直接走冰面便足以了。

    当日,皇太鸡在自己的大帐里设宴款待一众文臣武将。

    吃的东西便是烤全羊,因为还要顾及到檬古将领们的胃口,汉人将领就无所谓了。

    “报~!启禀皇上,营外有人自称蛮明礼部尚书冯铨,前来求见皇上!”

    “哦?还有不请自来的客人?”

    皇太鸡对此非常好奇,难不成蛮明还打算来个先礼后兵不成?

    “还有何人与其一同前来?”

    “报大阿哥,还有总兵许定国,同时有士卒十人,并携带了三辆马车,但马车均未装载物件,冯铨披麻戴孝!”

    “啊???”

    豪格不相信冯铨只身前来,但亲兵的话让豪格无比差异,其他武臣武将的表情也跟他一样。

    这厮好歹也是蛮明的礼部尚书,怎么前来王师大营,还敢披麻戴孝,难不成还在丁忧就被强行启用了?

    “大阿哥,年初卢象升那狗蛮子便是披麻戴孝出战的!”

    希福忽然想起一件类似的事情,觉得可以比较,便说了出来。

    “对!确实如此,难不成狗蛮子都好这个?”

    豪格闻言点点头,转而望向宁完我与范文程这样的汉臣。

    “皇上,冯铨如此打扮前来,或许另有隐情!”

    宁完我也不知道冯铨葫芦里面卖的的甚子药,只能推测大概。

    “宣冯铨与许定国入帐,朕倒是要见识一番!”

    皇太鸡并不知道城内情况如何,能找个人来了解一下也好,派进城里的细作最后一次传信已经是三天之前了。

    具体是否出了意外,还是甚子状况,皇太鸡也不清楚,王师进不去蛮明的都城,只能是爱莫能助了。

    “皇阿玛,召见披麻戴孝之人,或许是不祥之兆!”

    这话也就是豪格不加思索地敢说出来,换作其他人都得先考虑合不合时宜。

    “无妨!若是传扬出去,还以为我大清上下害怕此二人呢!”

    帐内有这么多人,还有不少示威,根本不怕其行刺。

    至于豪格所提的“不祥之兆”,眼看大清就要得天下了,这便是天意使然,吉祥得很。

    冯铨与许定国先是在帐外被仔细搜身,皇太鸡的侍卫又查看了一番携带的物件,这才放行入内。

    “来者何人,通报姓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