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李氏父子

    第725章:李氏父子 (第1/3页)

    狭义上说,士兵没了士气,那就可能沦为溃兵、败兵、逃兵,甚至降兵。

    每位将领都甚至士气的重要性,打仗拼的就是一口气。

    但论如何提振王师上下的士气,毫无疑问,太子爷最清楚不过了。

    太子爷不但敢想,而且敢下令,让这项特殊福利跟发饷一样普及到每个人。

    别说战兵,就连伙夫都能得到切身的实惠。

    在享受过之后,各部上下都表示要誓死捍卫京城。

    要是让狗鞑子打进来,花枝招展的姑娘们就都归人家把玩了。

    他们这些降卒最多能分到些上了岁数的老太婆,这决计是侮辱己方尊严!

    太子爷给大伙发银子、发粮食,这会儿还发姑娘,简直比亲爹还要亲。

    皇太鸡能给大伙个球啊?

    屁都不会给,还会让你磕头谢恩!

    让你剃发留辫子,就是对你最大的恩赐了。

    尝到甜头之后,即使真有将领打算在情况危急之时归降大清,下面的士兵也会不愿意。

    只要太子爷还可以使用仙法御敌,最后的胜利就一定属于大明!

    “太子爷此法真堪称精绝!”

    李成栋在新城城头视察城防情况,不忘与儿子李元胤私下点评一番。

    从通州撤往京城,他是不大乐意的,但君命难违。

    更何况儿子已经成为太子爷的亲传弟子,往后必将飞黄腾达。

    比较起来,区区一个通州漕运总兵官,那就不值一提了。

    为了这个宝贝儿子,李成栋也会忍痛割爱,更何况通州守不守得住还两说。

    不过将各处的王师全部收缩到京城,倒是避免了被东虏大军各个击破的可能。

    如此一来,皇太鸡不管想要钱、粮、人、畜,都不得不进攻京城。

    而王师善于守城,弱于野战,缩在城里防守,倒是可以扬长避短。

    太子爷为了提振王师官兵的士气,便祭出了此法,真是让李成栋都拍案叫绝。

    “父亲,太子爷有神鬼莫测之能,所作所为均非我等凡人可比!”

    李元胤经过数月的锤炼,如今也有了脱胎换骨般的进步。

    尤其是学到了不少科学知识,眼界比接受训练前要开阔得多。

    毫不夸张地说,李元胤在东宫卫队训练三个月,抵得上跟着父亲征战三年。

    除了没有实际杀敌之外,东宫卫队那边几乎甚子知识都能学到。

    李元胤还看到了飞艇升空,这可是之前连想都不敢想的场面。

    据说飞艇仅仅是太子爷学自仙界的九牛一毛而已,还有更多的仙界武器未曾面世。

    如今李元胤也是太子爷的崇拜者、追随者、拥护者,太子爷说能打赢此战,那就一定可以!

    “待打赢了是役,为父这里也就轻松许多,我儿可再去学些本事,万不可落后于同门兄弟!”

    李成栋已经打算放长线钓大鱼了,既然儿子成了太子爷的弟子,那就要抱紧太子爷的这条大腿才是。

    旁人不说,就是那“镇海伯”郑芝龙的儿子郑森,已经被太子爷赐名“成功”了,往后会继承其父的爵位,说不定战功显赫的话还能再封一个伯。

    自己儿子的能耐也不比那小子差,无非是出身低了些,自己不像郑芝龙那般财大气粗,不然花上百万两银子,也要请太子爷给自己儿子赐名。

    儿子这趟回来,给他调过去的一百士兵的面貌与之前截然不同,没了流里流气的**作派,完全是令行禁止的精兵模样,说是以一当十都不过分。

    跟太子爷给所部增加的三千新兵如出一辙,李成栋都想在此战之后把剩下的所有老部下都派过去接受新式训练。

    之前跟着李元胤过去训练的士兵都是李成栋的亲随,即便开始受不了这个罪,也要咬牙忍着,小爷都忍辱负重,他们也只能低头认了。

    不过只要挺过了初期,往后就轻松许多了,虽然还是觉得累,但也知道自己在进步,等归建之后,他们发现倒是看不上那些行为拖沓的同伴了。

    “是!父亲!”

    李元胤也明白,跟在太子爷身边,待得时间越长,学到的本事就越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