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3章:东窗事发

    第743章:东窗事发 (第2/3页)

山股份的相关文件。

    由于开采更为便利,运输更为快捷,距离京城更近,投资周期更短,还是一比一等额变更,所以商贾们无一例外,全都同意这个无比利好的提议。

    预计在五年之内便可实现大规模开采,之后便可实现快速回报股东投资,这让一众商贾们就跟打了鸡血一样亢奋。

    这座金山蕴藏着价值近五亿两白银的金银,外加价值七十亿两银子的铜,只要控制在朝廷手里,大伙便决计不会亏本了。

    股本总价值两亿两,对应金矿价值约七十五亿两,按照四十亿两的净利润计算,投资回报为二十倍!

    说句不好听的,这年头打家劫舍都不一定能稳稳拿到二十倍的回报!

    此处金矿开采四十年,每年的回报便是投资金额的一半。

    这便意味着两年便能回本,往后都是净赚!

    因为户部无偿占两成股份,等于金矿已经上税了,所有股东的分红都是全额免税的。

    在大明境内,如此丰厚的待遇只能由粪商门来享受,而在境外,众人便可以好好吃一次霸王餐了。

    而在场的粪商门则是冰雪聪明地吃了第二次霸王餐,他们虽然不懂地理,不懂边务,唯一懂的就是运输方面,但并不耽误他们搭顺风车赚钱。

    跟着太子爷混,决计不会吃亏。粪商门都没想到自己兴建的公厕比挨家挨户上门取收还要方便快捷,投资虽然不少,但收益却是显而易见的。

    随着京城扩建,他们的地盘就更大了,地盘大便意味着市场大,他们分到的利益就比从前更多了。

    这是跟着太子爷才享受到了的好处,反之,那就别想要多赚银子了,不光没有增收的部分,还得吐出之前吃下去的那些。

    粪商们尝到了甜头,自然会紧紧抱住太子爷的大腿,京城越繁荣,人口便会越多,他们的生意也就会越好。

    其他行业的商贾是否会照做,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距离太子监国已经过去半年之久了,谁还看不出该走哪条路,那就是真傻外加眼瞎了。

    听在场告诫众人的户部尚书李侍问说,此为其中的一座金矿,附近还有一座,在募集资金不到位的情况下,暂时封存。

    这潜台词的意思便是只要钱到位,随时都可以开采。

    于是乎,这群商贾坚决支持朝廷拉拢漠南檬古,只要能够得手,这座金矿便是囊中之物了。

    开采境外金矿的风险不是没有,但风险与收益是同时存在的,不能只要后者,无视前者。

    再说太子、朝廷、郑氏与商贾们们供担风险,大家都坐在一条船上,可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要赔钱,大家都赔,要赚钱,大家都赚,唯一不同的是太子爷先行收了一部分投资金额而已。

    但这钱也没有存着没话,这不是已经贷款给了户部,作为军饷与赏赐发放到将士与壮丁们手里了嘛。

    这年头想打赢城外虎视眈眈的狗鞑子,没有银子是肯定不行的。

    哪怕徐大帅、戚少保再生,没钱也无法退敌啊!

    不过金山的位置从海外的南洋被挪到了不足千里之遥的漠南,对商贾们来说,那就太有盼头了。

    等修通了铁路,已经要做火车去矿区亲眼看一看才行,自己身为股东,可是有这个权力的。

    可笑的是,那些跟着虏酋皇太鸡一起前来攻打京城的檬古部落武装,还不知道有两座金山就在他们脚下。

    若是知道每天躺着就有银子入账,那些檬古贵族和他们手下的大股骑兵恐怕死都不会跟着皇太鸡厮混了。

    至于皇太鸡那个企图反攻大明的孽障,还不知道他的人马已经中了太子爷的仙法,最多两个月便会被迫退兵了。

    届时可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狗鞑子最好全都冻死在出关的路上,这样王师连随后掩杀的力气都可以省下了。

    “太子爷法力无边,狗鞑子败亡降至!”

    “往后咱大明便可实现中兴了,咱的日子便会越来越好!”

    “必然如此!大明好便是大家好,大明富便是大家富嘛!”

    “对!对!对!决计如此!”

    变更金矿的会议最后变成了吹捧某太子与朝廷的茶话会,幸亏李侍问说明了情况便离开现场,不然都觉得自己在浪费时间。

    这下连之前心存疑虑的商贾们也不得不承认某太子的厉害,一招就制住了如狼似虎的狗鞑子,然后把金山挪了个位置,便让众人安心了。

    他们心里唯一的念想便是这仙法到底能否如预期的这般厉害,万一狗鞑子有甚子神功护体,可防御仙法,太子这招岂不是要落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