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8章:收兵撤退

    第798章:收兵撤退 (第3/3页)

镶黄旗都被传染了,其他各部均已发现大量染病之人。

    包衣那里的情况更是恶劣,皇太鸡有心收兵撤退,可又心有不甘。

    就此出关的话,那便等于此番入关,除了损兵折将,半点好处没捞着。

    誓师时的壮志,都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天花击得粉碎!

    就这么硬抗,每天都在死人!

    而天花仍在不停地传染,没有停歇的势头。

    长此以往,只怕正黄旗的大营都要被染上了。

    皇太鸡已经不让各营将士随意走动了,连商讨对策都仅仅局限于四位智囊。

    即便如此,商讨的结果就是四个字——束手无策!

    “三日之后,若无转机,收兵出关!”

    倘若全军出痘一个月,从十月初九至十一月初九,时间倒是不长,可随后还得休养生息一个月。

    在此期间,还得确保多尔衮所部不能被传染上,否则大军将失去最后的保护力量。

    用两个月的时间,去堵没有染病的八万多将士们的性命,这是皇太鸡所不愿的。

    蛮明太子用此毒计,只怕已然猜到大清王师会遭此恶果,更不会下令人马出击了。

    大清想要反败为胜,必须在京城外围过冬。

    结合眼下的严峻形势,这无疑是天大的挑战。

    跟天花作战,一旦打不赢,那可真是会全军覆没的。

    更重要的是,蛮明那边早有防备,一个人没死,就龟缩在城里看热闹。

    就此收兵,算是弃车保帅,壮士断腕,不忍也得忍。

    只不过皇太鸡还留了三天的缓冲时间,看看能否得到上天的庇护。

    等到十月二十一,唯一的变化是因天花而死的将士数额再次攀升了……

    不论是奴才兵,还是八旗兵,都全然失去了以往的锐气与斗志,与苟延残喘无异。

    皇太鸡在得到了各部的报告之后,权衡利弊,最终决定收兵出关。

    全军于十月二十二拔营,由多尔衮麾下八万勇士负责断后。

    为了是役的巨大弥补损失,皇太鸡命令十四弟将所能搜罗到了百姓一律携带出关!

    截至到拔营当天,大清王师因创伤死亡三千四百余人,因天花死亡超过五千人,包衣死忘超过八千。

    看着非战斗减员数量并不多,可是在刨去患病未死的,已经不剩什么了,连身染重病的恭顺王孔有德都是被人抬着拔营的。

    “二弟,三弟所部还未能汇合?”

    “说是为全军断后,我等先行一步吧!”

    面对阿济格的疑问,多尔衮只是附和了一句,听上去显得多铎很是英勇,其实是害怕跟在大军后面走,被染上天花。

    既然多铎愿意断后,那就大可以满足他,多铎所部人马也不算少,更没听说染上天花,料蛮明也不敢派兵追击。

    多尔衮最后远远地看了一样京城的轮廓,心里泛起一丝哀凉与酸楚,并未多说半句,便打马扬鞭向北而去。

    路上还会有人不断死去,但这就不是多尔衮所言考虑的事情了,让断后的人马避开可能传染天花的尸体才要紧。

    那些走不动和快要断气之人,都可以留在原地,让他们听天由命,皇太鸡也没有强求其跟随大军北撤,省得成为累赘。

    十月二十四,杨文岳在得知附近的东虏全部消失之后,便猜出了大概,旋即率本部人马自延庆卫出来,直奔京城。

    “臣杨文岳救驾来迟,恳请太子殿下降罪!”

    “爱卿可是第一个前来勤王的,何罪之有啊?若是有罪,后面来勤王的,岂不是都要被凌迟处死了?免礼平身,赐座吧!爱卿此番带来兵马几何啊?”

    “臣无能,除去驻守宣大各处守军外,此番所部仅有不足九千!”

    “不少了!宣大本身便是战略要地,当须如此安排。爱卿先灭反贼王朴,而后又前来勤王,表现甚好,本宫甚慰!”

    “殿下谬赞了,臣愧不敢当。此前在延庆卫一带与东虏交战,臣所部被东虏迟滞不能前进,臣每想起此役,便悔恨不已。”

    “无妨,胜败乃兵家常事,普天之下,谁又有百战百胜之把握?爱卿若是想要挽回颜面,大可以抽调兵马,与本宫所部合二为一,追击撤退的东虏残部。”

    “殿下有命,臣莫敢不从!”

    “如此便好!”

    某太子已经知道辫子撤退的消息了,也佩服皇太鸡。

    这厮是真能抗啊,比自己预想的期限还多了好几天。

    估计这是实在扛不住了,才会下令收兵撤退,否则肯定赖在五环当钉子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