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8章:外线铁路

    第808章:外线铁路 (第3/3页)

,与该地的酋长商议开发金山一事,相关条件都已经拟定好了,诸位爱卿过目一下。户部也须做好准备,腾挪出若干场地,以供不时之需。特别是若冯爱卿当真驱赶回来数万只牲畜,户部当须尽快清点完毕,将牲畜圈入既定的围栏之中。再就是工部,之前与张爱卿说要修建京城至通州的铁路,由于金山项目优先,暂且搁置,先行修建京城向北的铁路。京城至金山的铁路,十年之内当须完工。工部在过年之前,要将京城与八达岭长城之间的地域范围内的路况勘察清楚,以便铁路在开春之后大规模动工修建。根据金山的位置,具体路线应该是从京城,经昌平、延庆、保安、宣府、大同后出关。由于现有桥梁承重有限,火车装载矿石十分沉重,极有可能压塌桥梁,故而铁路沿线施工最好避开主要河流,此为实地勘察之首务。其次便是避开高山峻岭,多修些距离无碍,重要的是不能出现陡坡,导致车速失控,甚至车毁人亡。”

    眼下修筑连接矿区的铁路比什么基础项目都重要,那就是通往金矿的快捷方式。

    一旦全线贯通,有了蒸汽矿车与火车的帮助,朝廷年入数百万两银子是很正常的事情。

    “殿下,修筑此铁路之银两……”

    没等张总工程师搭话,李侍问便抢先一步开口了,一切都是需要花钱的,铁路更是个烧钱项目,之前太子便说过多次了。

    “前期只修建京城至昌平段,路途如此之近,根本花不了多少钱,户部也组成相关项目组,正好可以准确核算出每里地所须的投资成本。一旦大规模兴建,成本肯定会降得更低。再说修铁路是来年开春以后的事情,过年之前现由工部勘察路况,设计规划,等前期工作结束之后,再行论证具体路线与投资成本。”

    这时候越怕花钱越得花,修铁路不就是为了赚钱么?

    钱不赚,还能从天而降么?

    即使真有陨石落下了,你能保证里面一定蕴含金子么?

    万一是24K纯废铁的可咋办?

    “如此也好!”

    听说是几个月之后的事情,李侍问便不再着急了。

    “臣定尽快安排人员,实施勘察项目!”

    张国维没参与过类似的事情,但有太子提供的册子,上面说的明明白白,派人按部就班去做便可。

    “本宫会拍科学院的人参与其中,张爱卿有空可去科学院那边看看铁轨与相关材料的成品,也好做到心里有数。”

    火车原理不难,早就被造出来了,就是一台蒸汽机加上一副可以在铁轨上来回行动的底盘,只是尺寸比较小而已。

    外形类似于“火箭”号机车,简易到可以达到送给废品收购站的标准,就这破玩意,每小时还能跑二十多公里。

    修到大同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大同是边关要塞,有了铁路就能将兵力及时投送过去。另外一个就是可以在那现行补充煤炭,以免火车饿肚子。

    这还要考虑到走“内线”与“外线”的问题!

    由于暂时还没有修筑跨河铁路大桥的能力,所以必须绕开所有河流,黄河更是铁路避之不及的玩意。

    黄河上游流经漠南,下游经山东出海,跟京城没半点关系,但是修铁路就必须考虑到这条河流。

    在黄河以北修铁路便是“外线”,反之就是内线。

    “外线”的好处很明显,那就是可以用铁路来确保京城与宣大之间的联系,而且以后再往西修,可以一直修到陕茜,控制塞上江南地区,甚至西域也可尽在掌握。

    只是这样一来,对中原地区以及漕运沿线的帮助并不大,只是能够让畿辅、晋北、陕北这三地得利而已。

    “内线”的优点是能够横穿中原,有铁路的地方就可以有官兵,可在河南北部机动作战,能帮助朝廷尽快平定河南一带的流寇。

    但“内线”铁路与京城这边就是两端互不连通的线路,得等到具备建设跨河大桥才能连上,而且水网众多,实际建造额困难极大。

    考虑再三,某太子还是决定修建“外线”铁路,一来可以减轻边防压力,二来能够在未来连接金矿,三来,也便于直接修到西伯利亚和西域。

    从京城至金山这趟“北线”,实际上就是某太子计划里“西伯利亚铁路”的南段。

    以后可以贯穿整个檬古,让穷凶极恶的檬古骑兵都变得能歌善舞起来……

    皇太鸡看不下去,大可以再带领他的辫子大军入关试试。

    某太子能让他输第一次,就能让他输第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