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8章:贰臣之罪

    第858章:贰臣之罪 (第2/3页)

为心急,倪元璐与陈泰来所指的贰臣,多半会是自己的老师钱谦益。

    瞿式耜认为皇帝肯定早就对群臣的履历了如指掌了,此时方才拿出便是对东林与复社的反击。

    虽说瞿式耜只看过老师钱谦益的履历,并未看过其他出自东林或复社等同僚的履历,但直觉告诉他兴许还会有贰臣。

    侯恂、张玮、钱士升,在这三位之中,到底谁是贰臣,瞿式耜着实有些猜不透,在脑海里反复进行对比,也没能弄清楚。

    而最为棘手的老师,瞿式耜害怕自己出言反对惩处贰臣,反而会引起皇帝的愤怒,将老师置于死地。

    毫无疑问,皇帝肯定是故意如此,可是否会刻意引自己上钩,那就另当别论了。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就在瞿式耜思索对策之时,先后有史可法、张慎言、袁继咸、姜曰广、朱永佑、孟兆祥等人出列支持倪元璐。

    这些人都看过自己的履历,也在同僚无意间的引导下,看了钱谦益的履历。自己不是贰臣,当然可以理直气壮地支持严惩贰臣钱谦益。

    尽管所有人都没花钱看过所有人的履历,但只要看过自己的,再看过钱谦益的,或许连钱谦益的都无需看。

    只须确定自己不是贰臣,然后看同僚们的风向,便可以轻易判断出大殿之内究竟谁是贰臣了。

    那些武将在看过之后,一个个扬着脖子,鼻孔都要跟穹顶对视了,说明武将之中罕有叛将。

    悬念就在于文臣里面到底谁是贰臣了……

    武将没降清,文臣却丢了骨气,对比起来,这得有多尴尬???

    支持倪元璐的一群人里有北官集团的,也有南官集团的,分属两大阵营,原本立场并不完全一致。

    但在惩处贰臣一事上,却无须事先商量,只有确定自己不是贰臣,便可支持倪元璐的提议了。

    原来你不是!

    原来你也不是!

    两伙人互相看了看,旋即便从对方眼里得到了答案。

    只要不是贰臣,那此时便是自己人了,可以同仇敌忾了。

    作为老牌的反东林人才,高弘图没有跟着附议,一直在蓄势待发。

    首辅瞿式耜不表态,或者皇帝不开金口询问,他便决定一直如此。

    现在高弘图有点明白自己得以入阁的原因了,这极有可能是太子的提议。

    以前高弘图猜不透其中的所以然,这会儿事情已经有了眉目,目的就变得很清楚了。

    从履历上来看,瞿式耜毫无疑问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属于能臣,亦是忠臣。

    但由于其出自东林,故而崇祯皇帝不会放心使用此人。

    可表面上,为了安抚东林这个江南本地的最大团伙,还要任命瞿式耜为首辅。

    于是,由于自己一贯反东林的背景,也就顺势入阁成了次辅。

    高弘图觉得经过如此一番整合,在逻辑上便说地通了。

    瞿式耜算是忠良,然而东林……

    参照之前那伙人对皇帝的进言,高弘图觉得跟二十多年前没啥区别。

    可以说皇帝的逆鳞与东林的逆鳞在同一个部位,可方向却截然相反!

    商税就是双方的命门,就看谁能把对方的命门先行掐死!

    朝廷能收上来商税,便意味着东林背后的金主休矣!

    否则,朝廷凭借眼下这些银两只恐无力支援北廷了。

    高弘图正在暗中观察,皇帝是否有意向东林开战。

    若是东林不敢应战,主动舍弃掉钱谦益,那或许还能苟活一阵子。

    反之,东林选择以大量商贾与数千士子为屏障,力争死保钱谦益,那就……

    皇帝没下决心之前,自己未得圣意,就不能率先发难,廷议没人支持,根本无法行事。

    高弘图跟钱谦益倒是没有甚子私仇,但与东林,有超过二十年的过节!

    魏忠贤已故,可东林犹在!

    高弘图是在七年前,因与内侍张彝宪不睦,而被崇祯皇帝下令削籍归乡的。

    如今陡然复起,觉得里面肯定大有文章,据皇帝说是太子的提议。

    可太子从未召见过自己,亦未遣人知会自己该当如何行事。

    既然太子抑或是让自己对付东林,总得给点提示吧?

    高弘图心里的疑问便在于此,自己贸然攻击东林,是否暗合太子心意呢?

    太子大力征收商税,打击奸商,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对于在江南实力极大的东林,似乎并不青睐,北廷为官的东林几乎屈指可数。

    由此推断,太子或许是想用自己来牵制东林,但是否发动攻击,尚不可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