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1章:扩建码头

    第901章:扩建码头 (第3/3页)

,拍遍全身!

    上一个片的东西是照相机,早已在整个江南引起轰动了。

    别的不说,凡是前来南都上货的商贾,都会拍一张照片留作纪念。

    若是有朋友同行,便可来一张合影了,尽管价钱很贵,但确是绝无仅有的珍品。

    南都城里的官员以及富绅,无一例外,每家都会拍一张全家福,摆在自家大厅的墙上,以示炫耀。

    尽管是铜板照片,价钱高达二十两,但拍得却是惟妙惟肖,与真人相貌别无二致,其精细程度远超最好的画师之作了。

    这价钱就不能算贵了,而且包括装裱的费用了,某太子已经十分的厚道了,之前给藩王拍照,每张可是三十两!

    为了彰显全家福的尊贵,也表示顾客花的银子物超所值,照相馆给一只手那么大的全家福照片配套了个一尺长、半尺宽的相框……

    现在首辅、次辅、尚书、侍郎家里全都有此物,有些人早已习以为常,有些人则是天天都要看几遍,仿佛多看便能见到回头钱一般。

    由于铜板缺货,照相的预约定单已经排到年后去了,此次大肆请愿加之贡品抵达,才算是有所缓解。

    某皇帝的御书房也摆了不少照片,光合影就有一堆,譬如与文臣合影、与武将合影、与妃子合影、与内侍合影。

    为了彰显亲珉之态,还有与御厨们的合影!

    最为珍贵的一张合影直接摆在书案上,那就是离开北都之前所拍摄的全家福。

    崇祯坐在椅子上,左右两边是皇后、田贵妃、袁贵妃等后妃。

    前排中间是某孝子,两边是某公主以及几个吃货弟弟……

    “陛下!陛下?”

    “哦!首辅所为何事?”

    某皇帝又走神了,一想到要花大把的银子,就想起那逆子,然后一连串的事情便在脑海里自动浮现出来。

    “陛下,当下太仓已然较为充实,莫不如拨付二十万两,用于兴建码头!”

    这算是取之于珉后又用之于珉,瞿式耜眼下也帮不到更多的百姓了。

    “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臣附议首辅所言!”

    “臣附议首辅所言……”

    “既然如此,郑爱卿,便照首辅所言,准备二十万两,拨付工部。张爱卿务必拿出预算方案,同时做好监督,避免出现中饱私囊之举。朕相信北廷能做好之事,南廷亦能做好。”

    “臣定竭尽所能,不负圣恩!”

    这算是工部尚书张慎言自上任以来所接下的最大项目了,当然会认认真真做好,至少不能差北廷工部尚书张国维太多。

    “若此一主一辅两座码头能够建成,则南都必然成为整个江南,甚至一举超过泉州,成为整个南方八隅,乃至我大明最大之港口。一年四季,南来北往,商贾络绎不绝,船只栉比鳞次,货品玲琅满目,必然让南都城内及附近百姓收益颇丰。”

    那逆子气人归气人,所想出来的某些主意还是不错的。

    若只花二十万两银子便可造出如规划图上这般规模宏大之港口,倒是超值之举。

    有机会将图纸内容变成现实,还是让崇祯心里有些兴奋的,而且很是期待建成的那一刻。

    “陛下,殿下说此图仅为一期工程,往后还有二期与三期。若三期建成之后,南都港每年可通过漕运与海运,运抵与输送不下十万船货品,涉及货品贸易总额可超过亿两大关!”

    作为内侍,拍马屁是基本功。

    刘大好当然会择时见缝插针,挑皇帝爱听的内容来说。

    “嘶……”

    话音刚落,殿内便发出了一阵惊叹之声。

    一亿两银子!

    群臣当真是连想都不敢想!

    “莫要夸大其实!”

    听到这个数字,崇祯心里也是震惊不已,但还是要减需谨慎一些。

    “回避下,殿下说,一期工程可让南都港每天停泊一百艘大船并进行货物装卸,若能实现二期与三期工程,则每天可停靠与装卸约三百至四百艘大船,一天运作港口三百天,总计便是九万艘之多。按照每艘船所载货品总额为一千两计算,九万艘船合计便是九千万两银子!”

    刘大好就是在照稿念,但内容却说的是合情合理,至少挑不出来甚子错。

    群臣都识数,大致一算就知道对错与否,太子爷说的倒是没错。

    按照一亿两贸易总额与两成税率计算,岂不是光南都港这一处,朝廷便可收得两千万两税银?

    待得出结果之后,户部尚书郑三俊激动得都要宴请众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