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6章:大家都好

    第926章:大家都好 (第1/3页)

    自西汉至大明,总计一千八百余年。

    一年捞一万两银子,那也有一千八百万两之巨。

    账虽然不能这么算,但孔家现在若是一穷二白的话,只能说明一个问题。

    那就是并非世世代代清廉无比,而是在近些年出了一个超级败家子!

    对于我大衍圣公,某太子只知道这货绝对怕死!

    这就足够了,知道其他的貌似也没多大用……

    让自打开朝以来,就习惯吃白食的孔家拿出五百万两银子很多?

    没让你全家先下去看看就不错了!

    有某太子在,孔家还想所有朝代都降一遍?

    完成投降界的大满贯???

    世上哪有这等好事?

    明亡,孔家就必须陪葬!

    要让我大衍圣公明白一点。

    大明好,孔家才能好!

    大明亡,孔家必须死!

    强行绑定,福祸相依,某太子不需要跟我大衍圣公讲道理!

    不然圣人的后代一代代却成了贰臣,历朝历代都有,这脸往哪搁啊?

    再说某太子已经让周遇吉手下留情了,没把我大衍圣公请到京城来常住就不错了!

    只要你搬不走曲阜,那就好办了!

    当你缺钱你会想起谁?

    你猜???

    鉴于孔家之前的所作所为,某太子连借款的待遇都没留给我大衍圣公。

    别说本金,就是利息都没有!

    此次五百万两为24K纯捐资,不添加一点杂质!

    想做铁公鸡,一毛不拔?

    你就真是铁做的,某太子也能把这只鸡给融化掉,冷却之后卖废铁!

    孔家不是有圣地圣林么?

    地推平!

    树砍光!

    一律种庄稼!

    一分钱不交,就是这等下场!

    直至种出来的粮食折银达到五百万两为止!

    对于我大衍圣公,不需要仁慈和怜悯,武力威胁就是最温柔的洽谈方式!

    周遇吉带着一万精锐,数十门火炮去的曲阜。

    没这些,还想敲开孔家的门?

    朝廷又快撑不住了,那某太子就要让我大衍圣公表示一下了。

    不然就会让他明白,人一旦穷疯了,那可真是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某太子云——提款不算抢!

    有了这笔钱,才能给立下汗马功劳的明倭联军将士们兑现战果。

    在西岸锦州地区所取得的战果是毙敌不到六千八百人,东岸半岛地区的战果是毙敌五百,另有硕托所部约一千五百人归降。

    按照毙一伤三折二的标准,西岸可兑现战果为一万三千六百人,折银三百余万两,东岸为近百万两。

    两项相加,等于五百万两银子没捂热呼,就洒出去了一大半。

    崇祯十三年,某太子发动的春夏攻势,无疑又取得了一次大捷。

    尽管战果远不如去年发生的京城保卫战那般辉煌,可还可以在《京师日报》上大吹特吹一番!

    去年大打出手,干掉五万多辫子。

    今年小打小闹,也有一万多战果入账。

    仿佛明清之间的战略态势,完全被调过来了,局势已经向有利于大明的一边倾斜了。

    战果发布在《京师日报》的当天,京城里自然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街上人头攒动,百姓们争先恐后地欢庆这一大捷。

    这下百姓们彻底拜服了,太子爷果然是仙法护体,自打从仙界归来,真是让大明迎来了一次又一次的旷世大捷!

    像王阳明、戚继光、李如松等人,加起来也不及太子爷的才华与能力。

    这些人倒算是一代名将,可比较战损,毫无疑问,太子爷稳坐头把交椅。

    太子爷的打法,花钱是多,但没花多少老百姓的钱啊!

    至少能够年入百十来两银子的商贾,可不算穷苦百姓。

    这么一想,那就完全行得通了,只要不多花百姓的钱,不给百姓们加税,太子爷想咋打都可以!

    起码比前朝那些一打仗就加税的皇帝要好得多,故而百姓们兜里的银子没被抢走,就更愿意拿出来消费庆贺了。

    自打辫子退兵之后,京城又恢复了之前的生机与活力,且日渐繁盛起来。

    某太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