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3章:三向强攻

    第973章:三向强攻 (第3/3页)

兵,其实基本上没甚子威胁。

    对方也是行家里手,刨去弓弩对射这项,厮杀时便根本不落下风了。

    要不是某太子的大米给得足够多,养一个雇佣兵的伙食就够养一个半,甚至两个明军士兵。

    吃得多所带来的效果就是力气大,在冷兵器对战时的优势极为明显。

    铁超渡用腰刀与对方硬碰硬,双方兵器磕碰几下,便能感到虎口火辣辣地疼。

    要不是场地有限,空间施展不开,使用狼牙棒的高大汉斯都能一棒子将铁超渡给打飞出去。

    黎塞留首相让手下挑选俘虏的时候,也会优先选择那些身高体壮的家伙。

    虽然是俘虏,但也是法国所能拿得出来的交易品,必须保质保量才行。

    法国因此而受益,大明也不吃亏。

    没占到半点便宜的,就只能是眼前这些家伙了……

    一个两个,十个八个也就算了,问题在于每个铁超渡的力气都差对方一大截,这就非常麻烦了。

    冷兵器近战,先看力气,再看经验,最后比的才是技巧。

    一招劈头盖脸地打过来,躲闪不及就得硬接,接不住便要被打伤。

    收拾可恶的鞑靼人,汉斯们认为己方都不需要技巧,先一顿猛砸,对方扛得住再说。

    别说扛对面十下重击,很多铁超渡连五六下都扛不住,手臂都是酸痛无比。

    铁超渡的近战武器有腰刀,也装备了大量的钉锤,以图钝击杀敌。

    但冲进阵内的铁超渡数量远远少于阵内的德军雇佣兵,三四个围殴一个都绰绰有余。

    而实际上,双方一打一,铁超渡们都没啥胜算可言。

    汉斯们的抗打击能力,也不是清军骑兵可比的。

    铁超渡锤对方一下,对方身体瘀青。

    汉斯锤铁超渡一下,这边胸甲瘪了,直接就吐血了……

    除了力气上的差距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胸甲的质量不同。

    联军的胸甲都是蒸汽机锻造出来的,不但一次成型,而且更加的厚重且平整,缓冲冲击力的效果好。

    铁超渡的胸甲都是铁匠手工锻造,质量无法保证各批次完全一致,而且为了保证装备数量,生产速度很快,导致表面有一定的凹坑。

    虽然可以防箭,甚至抵挡火枪发射的子弹,但要扛住钝击就很难了。

    如果只生产那么几件胸甲,手工锻造的质量甚至能超出机器流水线一大截。

    但反过来,要保质保量,铁匠就不是蒸汽锻压机的对手了。

    铁超渡就在这上面吃了暗亏,外加人数与力气上的劣势。

    三项合一,就被成群结队的汉斯们打得一败涂地。

    近防钉锤,远防战斧,时不时还有左轮偷袭。

    铁超渡们忙得不亦乐乎,最后还得相继毙命……

    大家在临死之前,获得了较为一致的感觉。

    那就是自己的身高似乎变矮了,力气可能变小了,连反应都好像变慢了!

    由于缺口处的尸体不断堆积,导致后方的人马无法顺利进来。

    阵内余下的铁超渡则是越大越恍惚,脑子很是懵圈,不知道面前的敌人为啥如此强悍。

    这些说一嘴听不懂的蛮语的家伙,真的是关内来的狗蛮子么?

    很多铁超渡心里都会萌生出这种疑问,怎么就感觉自己不会打仗了呢?

    连一个狗蛮子都杀不掉,不应该啊?

    难不成狗太子还用仙术,给手下的数十万蛮子兵增加了身高和力气?

    真是活见鬼了!

    可恨啊~!

    没见到雇佣兵面目的铁超渡便会有这种想法,输得不甘心啊!

    蛮明狗太子卑鄙无耻,分明是用苟且之术,来对抗骁勇善战的大清王师!

    法军的防线比两边的德军更为危险,但很快就得到了援兵的帮助。

    明军一万骑兵抵达出事地点,不用上前厮杀,在马上排队放枪即可。

    一下挨了上万粒子弹、两三万颗手榴弹,铁超渡好不容易发动的攻势便又被按下去了。

    从一面进攻,就一面挨打。

    从三面进攻,就三面都挨打。

    清军力图从西边所有突破,强攻了一个多小时,没得手不说,还伤亡了近万人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