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2章:太子大婚

    第982章:太子大婚 (第1/3页)

    左懋第这么干,某太子也只能慨叹一声。

    这货不以陕西巡抚的身份向自己索要上百万两的镇抚银子,那就算是谢天谢地了。

    以左懋第的身份,在当地采购六百六十六桶石油,再遣人送过来,肯定比帝国石油的采购价低得多。

    当初一桶五两银子的定价,完全是为了扶贫救灾。

    只要陕北的那群刁珉安分一些,这笔钱就花得值,而且每年都往那边洒钱。

    别人结婚是收金银珠宝,某太子结婚居然能收到石油,这算是普天之下头一号了。

    大明的婚礼是很讲究的,必须是举行“成年礼”之后,才能办婚礼。

    没办过成年礼,就直接办婚礼,那就叫“非礼”了……

    故而在举办婚礼之前,某太子先得给自己弄到成年人的身份!

    这好办,有资深业内人士助阵,譬如礼部尚书冯铨。

    太子大婚的规格仅次于皇帝大婚,无非是差个皇位而已。

    某太子早已成为摄政王,比普通太子高半级,只比某父皇低半级而已。

    作为媒人兼司仪,冯铨得到了平生最大的一个红包——六万六千两银子的存折!

    某太子的要求不高,把两个礼连在一起办,先办成人礼,再办婚礼。

    过程和时间要缩短,除该走的套路之外,其他一切从简。

    不算给冯铨的红包,整个婚礼开销须控制在五十万两之内。

    国难当头,辫子未灭,可以大吃大喝,但绝对不能铺张浪费。

    冯铨是太子身边的近臣,深知太子的真实意图。

    只要太子吩咐下来,冯铨自然能够心领神会,将一应大小事务办得无比妥当。

    对冯铨来说,二礼合一并不算难,再难也没有当年去皇太鸡大营要钱更难……

    由于两只太子妃是现成的,这就可以直接省去了前期的筛选目标的环节。

    像“皇后出自民间”的祖训,那就是个参考而已。

    英宗朱祁镇的主要两个伴侣,皇后是工部尚书钱允明的长女,妃子是御史云湘的女儿。

    当时是太皇太后张氏的决定,眼下是某太子自行搜索捕捉,亲妈周皇后被迫同意。

    好在两只即将成为太子妃的女人,一个是首辅薛国观的女儿,另一个出自皇后身边。

    二女都算是身世清白,而且在后邸生活了至少四年多,言行与身体已经变得绝对可靠。

    成人礼就是走个过场,重头戏自然是婚礼。

    随着天寒地冻开始,某太子就知道自己要准备持证上岗……

    鉴于一月二十七日是除夕,便决定在二十一小年举办成人礼及婚礼。

    之后百官就可以享受半个月的春节假期了,这样啥事都不耽误。

    而且六天的婚礼等于给百官一个升级版假期,只要皇太鸡没率兵入关,那就不会暂停。

    让某太子感到可惜的是,自己折腾了这么多年,李自成、张献忠、多尔衮、皇太鸡,一个都没死……

    为了安慰自己这颗幼小又无助的心灵,就只能娶两个好看又好玩的妹子来当老婆了!

    根据某太子之前所言,早已在仙界游学时玩过仙女了。

    不过下凡之后,玩仙女就不算非礼凡间女子了。

    这方面某太子早已无师自通,不用漂亮亲妈再派人教授了。

    具体水平,请参考《关外秘史相册典藏版》……

    坤宁宫也有两套,周皇后在品鉴过数百番之后,对于这个自行其是的长子,也只能徒呼奈何了。

    在元旦之前,各地的封疆大吏便将各自的礼物送来了,除了北廷八隅之地的父母官之外,南廷那边的巡抚也会有所表示。

    北廷这边的巡抚里,陕西左懋第送了六百六十六桶石油,河南巡抚吕大器送了六百六十六条黄河大鲤鱼。

    山西巡抚蔡懋德送了六百六十六只羊,蔡懋德自己送不起,礼单上说是当地第二代晋商合伙捐赠……

    这里面最慷慨的就算是山东巡抚颜继祖了,由于靠海吃海,以山东本地众多商贾的名义,送了六千六百斤海鲜。

    湖广巡抚方孔炤,也就是《京师日报》主编方以智他爹,送了六百六十六只鹅!

    晋升为北直隶巡抚的侯峒曾送了六百六十六斤老白干,这算是衡水特产。

    反正这些礼物大宴也用得上,不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