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2章:大明战神

    第1022章:大明战神 (第3/3页)

    先去的王光恩、惠登相、薛成才三人,以及后去的祖大寿均认为自己的岛屿甚好。

    天天能吃到各种海鲜与水果,岛上还能耕种作物以及饲养牲畜。

    那边没有一只狗鞑子,只要弹压住土著,那便是人间仙境了。

    像辽西士兵身患的地方病,到了南洋那边就得到了大幅度的缓解。

    起初还有人抱怨自己为朝廷效力,却落得最终被发配南洋的下场。

    等尝到了当地的诸多好处之后,这些人便再也不提此事了,闷头吃得跟猪一般。

    除了督促土著耕作,帮助同乡修建木屋,再便是捕鱼摸虾,欣赏海边风光,日子过得悠哉游哉。

    手下都是如此,那四位总兵官就更不用说了,作为准岛主,所掌握的岛屿就是个养大爷的好地方。

    薛成才与王光恩先后在马斯巴特岛与宿务岛发现了金矿,在信中还提及了此事。

    某新皇一如既往地表示,本岛所有产物,包括粮食、水果、矿藏,都归他们自己所有,可以随意支配。

    让他们放心,不论是自己还是朝廷,都不会把手伸过去。

    只要这些人不拖自己的后腿,某新皇就谢天谢地了。

    处理掉投诚的流寇与祖大寿所部,这便是给自己解除了后顾之忧,可以专心收拾皇太鸡了。

    在回信中,某新皇还鼓励这些人,将本岛建得更好一些,作为示范样板,朝廷会拍人过去参观与学习。

    可以很负责任地说,只要这些人安下心来,踏实过日子,动手能力肯定比藩王及其狗腿子要强得多。

    薛成才等人做得好了,某新皇才能待时机成熟之后,安排刘国能、李万庆等人率部过去,这算是两支规模最大的投诚人马了。

    硕托所部还在吕宋岛上进剿冥顽不灵的土著,某新皇也打算赏其一个岛,作为封地,以示皇恩浩荡。

    重要的是气一气皇太鸡,要让硕托投诚大明之后立下战功,进而过上比在大清那边还好的日子……

    硕托自从投诚之后,也没露出任何不臣之心,知道自己寄人篱下,只要稍有动作,某新皇便随时会翻脸。

    于是便任劳任怨,凡是脏活、累活、苦活,旁人不愿意接下的任务,这位全都带着手下抢着干。

    吕宋不同于关外与关内,湿热的气候是让硕托及麾下士兵最难以忍受的。

    但这里的土著战力实在是不堪一击,想要取胜易如翻掌,立功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自打登陆吕宋岛以来,硕托部与土著交战十二次,取得全胜战绩,干掉三千有余,俘获上万人。

    之外又在郑芝龙率部收复吕宋前后,又与西班牙军队打了两次,利用兵力与伏击战术,均取得胜利。

    在这种情况下,某新皇便要酌情考虑,赏硕托一个岛,让他在上面自娱自乐了,这算是这厮所能得到的最好的结果了。

    对于皇太鸡与多尔衮,以及诸多旗主,某新皇坚持首恶必惩的原则。

    但对硕托这种愿意归降,且归降之后十分卖力的家伙,还是要给点甜头的。

    将归降的所有辫子都圈在一个岛上,只能通过海上来维系联络,这就等于剪除了后患。

    往后东北的辫子也要迁移至南洋的岛屿上,某新皇可是不想在收复东北之后再全年去打山地战。

    之前说五年之内收复东北也不是没原因的,甩锅爹的钱粮支援就剩两年了,不能再拖下去了。

    还有一点,那便是当年组建东宫卫队所招募的新兵,门槛是十八岁。

    如今八年过去了,最小的也有二十六岁了。

    在这批士兵达到三十五岁之前,某新皇必须利用一下狗腿子们的剩余价值。

    大明王师远未实现机械化,士兵岁数再大的话,别说作战,连负重行军都成问题了。

    东北没有铁路,船只最远也只能抵达辽东湾北岸。

    在蒸汽坦克与汽车远远不够用的情况下,辎重全靠马车与驮马,所有步兵都得走路去打辽阳和沈阳。

    士兵的年龄与体力成反比,这是某新皇不得不尽快实施二次北伐的原因所在。

    在狗腿子身上花了大钱,没等灭清就让其大量退伍。

    对某新皇来说,这就算是赔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