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4章:进犯藩国

    第1024章:进犯藩国 (第2/3页)

希望其年在同宗及唇亡齿寒的份上,出兵相助。

    结果后者对其不理不睬,好像存心打算看热闹一般,气得朱翊铖隔空破口大骂……

    尽管徽国的人口已经达到两万以上,且朱翊铖早已下令建造了营寨,并挖设了环形壕沟。

    但所有藩王都知道,面对上千东虏披甲兵的猛攻,他们的都城恐怕连三天都坚持不了。

    对此,某新皇有三个办法。

    其一,派出一支规模在千人左右的大明王师前去助战。

    其二,命令天津水师与登莱水师各抽调一千人过去驻扎。

    其三,请郑芝龙调过去千人,与王师各部及藩国兵马并肩作战。

    若是还挺不住的话,那就有请德川二货大将军的狗腿子们登场亮相了。

    有三千人的援兵打底,某新皇不信还打不过皇太鸡派过去的辫子远征军。

    大明王师各部不深入内陆,就滨海作战,从海上得到补给是很容易的。

    相反,辫子远征军想要得到皇太鸡发过去辎重,那就难上加难了。

    不过也不是没可能,因为松花江最终会汇入黑水。

    只要皇太鸡下令在松花江上游造船,那辫子军还真能得到水师战舰的相助。

    顺流而下的话,最多二十天时间,辫子水师便可抵达黑水的出海口,直接威胁徽国。

    之前杨展所部已经完成了对库页岛全境的进剿任务,除了各级将领与校尉之外,士兵都已经完成了轮换。

    将领与军官的家眷则是常驻在库页岛,由于是在苦寒之地作战,军饷是咋本土的两倍,且从不拖欠。

    家人上岛安家,军饷又能足额发放到位,补给可由船队获得,这就打消了所有军官的顾虑。

    在“北地”境内长期维持一支规模在五千人以内的正规军,某新皇还是可以做到的。

    为了保证轮换不会影响到部队战斗力,士兵可以三年一换,军官是五年一换,将领是十年一换。

    到期之后,本人可以选择继续留守一期,还是直接返回本土继续服役。

    北地各藩国的气温均较大明本土冷得多,即使是夏季,让人汗流浃背的日子也极少。

    但是在这里服役,每人都可以拿双饷,而且伙食可是好到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

    从早餐开始,顿顿有肉,这连某新皇的嫡系近卫营都做不到。

    杨展自从抵达库页岛,着手进剿开始,便下令所部士兵不准滋扰百姓。

    除了粮食之外,一切因地制宜,自给自足,饿了可以去捕鱼打野猪,不会违反军规。

    跟在本土进剿流寇相似,北地的正规军士兵不少人都随身携带鱼网。

    只要战事不紧,便可以三五成群地去结伴捕鱼或者打猎了。

    打到一头野猪,那一个排甚至一个连的士兵便都可以打牙祭了。

    粮饷充足,又能自力更生,杨展所部的士气一直较为高涨,战力也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准上。

    加之代王朱传齎与晋王朱审烜都刻意拉拢杨展,使得所部左右逢源,从未遭受后勤补给上的麻烦。

    徽国受到东虏骑兵攻击之际,杨展所部主力正在潞王朱常淓的地盘上,搜索之前发现的罗刹骑兵。

    大明藩王的部队前些年曾消灭过上百罗刹兵,但没想到最近两年腹地又发现了罗刹兵的踪迹。

    而且潞国腹地约百里的营地遭到数十罗刹骑兵的突袭,整个营地被毁,士兵、猎户、百姓均被杀死。

    潞王朱常淓闻讯震怒不已,但并未头脑发热,因为某新皇提醒过藩王们,罗刹兵之战力不在东虏兵之下。

    故而一方面命令本国兵马收缩防御,将百姓迁至沿海一带。

    一方面则写信求援,杨展获悉此事之后,便率部乘船抵达潞国,协助防御。

    崇祯二十年九月,杨展部约千人与潞王部八百余人在腹地五十里处,与上百罗刹骑兵激战。

    不但将其击败,而且歼敌近八十,算是为潞王朱常淓出了一口恶气了。

    随后杨展率部追击上百里,未能再次扩大战果之后,方才班师。

    通过是役,杨展与潞王朱常淓都意识到罗刹人已经将爪子伸到了距离其老巢万里之外的地方。

    在不确定对方在近期会卷土重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