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9章:休想甩锅

    第1049章:休想甩锅 (第2/3页)

澳、东澳、南澳这四面都驻扎了上千人马。

    几年之前,便正式宣布澳州乃是大明的一个省,归北廷直属治理,任何人等不得觊觎及侵占。

    北澳可以控制东印度群岛,西澳有巨型铁矿石群,东澳气候最佳,南澳适合耕地及放牧。

    占住这里,就等于某新皇新开了一片矿,只要将其彻底消化,大明在千年之内都将利于不败之地。

    南有马鞍山铁矿,北有鞍山与本溪铁矿,马鞍山已经到了甩锅爹手里。

    等后者被某新皇得到以后,加上泡菜国北部的铁矿,那暂时就不愁铁矿石的来源了。

    有了充足的铁矿石,在冶炼之后便可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了。

    现在北都新城里的所有房屋,打地基时都或多或少地掺入了钢筋混凝土。

    这就是为了坚固起见,避免地震时房屋倒塌所带来的连带伤害。

    根据某新皇的估计,至少可以抵抗六七级地震。

    没听说北都发生过八级地震,想来房屋具有这种抗震能力,应该是够用了。

    往后在全国范围内,都要如此这般,尤其是人口密集的城市里,房屋必须遵从这个建造标准。

    由于甩锅爹经历了王恭厂大爆炸,在目睹了当时的惨状,且心有余悸之后,已经下令南都开始同步推广了。

    另外消耗钢铁的大户就是铁路与造船了,由于不缺钢铁,某新皇下令修建的金矿铁路都是双向车道的。

    由于在抵达目的地之前,都是单向行驶,无需担心对向开来列车,这样可以大幅度地降低撞车事故的发生。

    所有铁路桥都是钢筋混凝土的桥墩,搭配铁架结构的桥面,能够最大限度地抵挡洪水的侵袭。

    火车与铁甲舰就更不用说了,整体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由钢铁材料组成的。

    大规模采购原材料之后,还能直接降低这两种高科技产品的造价。

    另外一个耗铁行业就是生活用品了,譬如铁盆、铁碗、铁桶、铁锅等。

    之前东宫卫队的部分士兵便得到了一款小铁锅,在野外可以当炖煮食物的小火锅使用。

    在列装取得广泛好评之后,某新皇便下令用蒸汽锻压机开始大规模生产。

    军用小铁锅由于原材料掺入了稀有金属,故而都是不锈钢的。

    退一步说,就算是上锈,也全当补铁了……

    商贾见到此款小铁锅甚好,便也采购了不少,作为行商跑码头之用。

    如今在北都的一些酒楼饭馆里,这种小锅也作为单人火锅使用。

    分餐制在大明仍旧是主流,即使吃火锅,很多人也不愿意用大锅供享。

    一人一锅,在算账时也很方便,那种多吃多占的人此时是占不到多少便宜的。

    在大家大户,或者乡下或关外等地,还是流行能喂饱全家人的大锅。

    某新皇也早已兑现了当初的承诺,只要关外的诸多部落不主动找茬,那就可以满足他们换购铁制炊具的要求。

    在关隘上的集市里,随处可见售卖铁制炊具的商贾,锅、盆、碗、铲、勺等用具应有尽有,而且价格远低于互市之前。

    对于牧珉也不限量,但不会赊账,一切都是钱货两清,没钱便可拿带来的牛羊来充抵货款。

    集市上都有兑换银子的地方,如果牧珉觉得定价低,可以选择与商贾直接进行易货交易。

    某新皇在十年之前,便开始大量向草原输送盐、糖、茶、铁、布这几样主要商品。

    有人担心此举会壮大漠南檬古的实力,导致大明在两个方向上都要进行防御。

    但这种担心是没必要的,没了林丹汗,要不是漠南檬古投靠了皇太鸡,其实就是一团散沙。

    大明给诸多部落一堆好处,皇太鸡只能让他们损兵折将,差距是显而易见的,而且檬古人又不傻。

    见到在双方数番血战之后,大明逐渐恢复了往昔的国威,对比之后,就知道该何去何从了。

    某新皇按照部落对大明的贡献程度,将其分为三类,垫底的只能温饱,但各种生活用品都不会缺少。

    中间的就比在大清那边好很多了,不用每年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