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1章:诸强攻略

    第1111章:诸强攻略 (第3/3页)

陆这边就完全不值一提了。

    唯一的遗憾是法国海军并未派出将领去明帝国学习,使得目前法国海军还只能运用最简单的战列线战术。

    反舰导弹倒是会用了,可法国海军还无法接受改装战舰,特别是用牺牲航速的代价来换取火力优势的方法。

    与之对应的,反倒是荷兰,由于鲁伊特与普特曼斯在回国之后的反复游说。

    已经有不少于五十艘战舰进行了改装,以便发射反舰导弹。

    蒂雷纳并非海军将领,但也看到了海战的未来发展方向。

    然而索迪的顽固,在一定程度上迟滞了法国海军的现代化进程。

    铁甲舰是这位老头可以接受的事务,可改装木制战舰就不行了。

    索迪也有自己的理由,那就是本来铁甲舰的航速就超过木制战舰。

    如果木制战舰再砍掉一根桅杆,航速势必会更慢,导致舰队前后脱节。

    荷兰海军的战术是所有铁甲舰在战时自成一队,全部木制战舰为另一队。

    法国海军则刚好相反,索迪的理由是如果铁甲舰不能保护木制战舰,就等于跟对方在进行等量代换。

    尤其是英国人特别擅长使用纵火船,在意识到法荷两军舰队都装备了反舰导弹之后。

    现在每艘英国战舰都装备了小船,以便向己方放火,这是必须防备的情况。

    与索迪年纪相仿的荷兰同行特罗姆普认为,只要己方能够取胜,同时重创英军舰队,牺牲掉木制战舰也在所不惜。

    但法国海军与荷兰海军的情况略有不同,法军战舰普遍吨位较大,走的路线近似于西班牙,而荷兰战舰则跟英国差不多。

    除去铁甲舰,法国拥有二十四艘千吨级木制主力舰,荷兰海军则一艘同吨位战舰都没有。

    特罗姆普此前的旗舰“阿米莉亚”号也只有六百吨而已,可想而知其他荷兰主力舰的吨位了。

    荷兰主力舰的特点就是速度快、吃水浅、转向灵活,可以进入欧洲任何一个主要港口停泊或作战。

    而在战舰服役年限方面,荷兰海军的战舰则是最短的,“阿米莉亚”号的服役期也只有十五年而已。

    受益于荷兰强大的造船能力,荷兰战舰普遍舰龄都很低,使得在与质量相关的作战性能方面不存在任何问题。

    特罗姆普在任期间,荷兰战舰每十五到二十年就换一批新的,用卖旧船的钱,加一部分议会拨款,便可以采购新舰了。

    在战略战术以及造船工业方面,法国自然没法跟荷兰比。

    索迪无法接受一次损失大量造价昂贵的大型木制战舰,即便路易十四可以宽恕这种有些肉疼的“浪费行为”。

    虽然法国海军已经分批采购了不少铁甲舰,但对于新技术的敬畏以及谨防万一的心理,还是在长期建造大型木制战舰。

    为此,索迪与路易十四商量过多次之后,最终采用了一个这种方案,那就是用吨位小的战舰来搭载反舰导弹。

    这样既可以保住主力舰的航速,又能让舰队具有强大的反舰能力。

    路易十四也就同意了这个看似非常经济实惠的方案,至少能让己方舰队的战斗力翻倍。

    其实走的就是郑芝龙舰队的路线,郑军的战舰也不是每艘都安装了反舰导弹。

    即使郑芝龙财大气粗,也舍不得让牺牲全部造价高昂的夹板船。

    荷兰舰队则不然,几乎每艘主力舰都搭载了反舰导弹。

    特罗姆普凭此改装方法以及铁甲舰的优势,打得布莱克根本不敢还手。

    布莱克不是不能还手,只要两军主力舰队决战,英军必然遭到毁灭性打击。

    荷兰舰队已经具备了在短时间内,譬如半小时左右,摧毁五十艘英军战舰的能力。

    更何况荷兰海军的战舰造价很低,打光就能立刻再换一茬。

    战舰不够也可以用吨位相当的武装商船来凑,其他任何欧洲国家的舰队都做不到这点。

    郑芝龙的舰队倒是也有这个能耐,所以荷兰在东番吃亏之后,就再也不跟这个同行竞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