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1章:西进顿河

    第1191章:西进顿河 (第2/3页)

续西征的前提条件都不存在了,只能暂时用围城打援的办法来修整兼钓鱼。

    钓不着鱼的话,那就是纯粹的修整,等待兄弟部队能带过来一些口粮了。

    城内的舍因看到黄皮猴子并不打算攻城,便稍稍松了口气。

    以黄皮猴子的火力,恐怕打巷战,己部也占不到太大的便宜。

    如果能维持当下的状况到明年开春之后,届时己方的援兵前来解围,那形势便截然不同了。

    问题在于城内的伤兵很多,而且黄皮猴子还送进来不少平珉,加快了存粮的消耗速度。

    根据舍因的估计,加上带来的粮食,省着点吃的话,最多能吃到明年三月份。

    至于之后怎么办,那就到时候再说了,大不了届时拼死突围罢了!

    向莫斯科求援的人,在上次交锋失利之后便已经出去了。

    自己的任务很简单,就是率部坚守喀山城,直至援兵的到来……

    “皇上,听俘虏交代,在罗刹南部,还有一处黑土地,面积不下当年我大清在关外之地。且附近还有不少骁勇善战之兵,名曰哥萨克。若是能将此地作为我大清的兴龙之地,或

    可重振我大清国威!”

    多尔衮已经将目标锁定在了罗刹国以南的一片土地上,这里的气候和条件几乎与辽东别无二致。

    “皇上,睿亲王所言极是,据哥萨克首领拉辛所述,若我大清能助其反抗罗刹人的压迫,数万哥萨克便可为皇上冲锋陷阵!”

    善舞长袖的大学士兼礼部尚书雅秦也认同多尔衮的观点,而且对大清来说,熟悉当地环境的哥萨克是最好的帮手。

    “哥萨克两面三刀,心怀鬼胎,不可重用之!”

    豪格一如既往地与多尔衮对着干,凡是多尔衮的提议,就要想方设法搅和黄了。

    但是没人附议豪格所言,因为这家伙不动脑子早已被群臣所熟悉了。

    当年还极力反对西征,结果如何?

    哪怕一路西进,打到了里海,大清王师照样兵强马壮。

    虽然在西域一带,还要遭受蛮明的威胁,但过了玉兹之后,真是海阔天空一般。

    在大清王师面前已经没有任何能够较量一番的敌手了,可谓是顺风顺水,顺利之至了。

    “诸位爱卿以为如何呀?”

    顺鸡还要听听其他人的意见,不过也就是做做样子而已,形势已经很明朗了,没几个人会支持豪格的。

    旁边的架子上摆着一张缴获来的地图,上面的红圈便是多尔衮提及之地,显得非常醒目。

    “臣附议睿亲王所言,今我大清王师屡战屡胜,理应趁势打下一片沃土为兴龙之基业。睿亲王所言之地甚是肥沃,素有西夷粮仓之名,若能为我大清所占,则每岁能收获数百万

    石粮食,可养兵五十万,换作他地,只恐力所不逮!”

    大学士兼议事大臣图海出列,直言自己支持多尔衮的提议。

    图海是正黄旗人,被顺鸡擢升为大学士,目的显而易见……

    其他人当然知晓图海如是说的用意,这厮之言其实就是皇上想说的话。

    大家自然纷纷表示附议,既然是睿亲王看到的地方,那当然是好地方喽。

    睿亲王又不会带着王师去找死,一路上若不是有睿亲王的运筹帷幄,王师也不会如此顺利。

    多尔衮随后说了这么做的用意,即是占据顿河平原之后,便可将大清的版图扩大到伏尔加河流域。

    向南可延伸至高加索山一带,如此便可坐拥里海与黑海沿岸,同时紧握顿河粮仓,进可攻,退可守,使大清利于不败之地。

    群臣闻言,纷纷点头称道,以豪格的脑子,决计想不出如此良策……

    至于如何过伏尔加河,很简单,就是等到冬天河面封冻之后再行动。

    如此一来会有一个危险,那便是冬季赶路会耗尽王师及数百万随军百姓所携带的余粮。

    但多尔衮计算过,只要抵达目的地,省些吃应该可以挺到开春。

    只要能让骑兵部队吃饱喝足就行了,因为骑兵手里的刀枪可不是摆设。

    大清出动五十万大军四处搜刮粮食与牲畜,附近谁可匹敌?

    若是因饥饿而使大清灭亡,周遭邻国在此之前均要被灭国!

    既然暂时无法从地里获得收成,多尔衮不相信用五十万大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