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9章:全球排名

    第1239章:全球排名 (第3/3页)

,大明过去三年的平均海捕量大概在两百四十万吨左右。

    这是纯海鲜蛋白质的数据,不算海带、紫菜之类的植物。

    折合就是四十八亿市斤,平均每个明人能到嘴二十余斤。

    看似是不少,其实每人每月就两斤,内陆腹地也就全仗河鲜罢了。

    昊菁皇帝认为这个水准还远远不能体现出大明工业实力,必须加大每年下水的蒸汽铁制渔船数量才行。

    要让海捕与进口海鲜的总数达到一千万吨,平均三十人一吨,每人六七十斤海鲜才够吃。

    此时,大家的摸鱼技术都很有限,只有大明有蒸汽渔船。

    那不大规模海捕,还更待何时啊?

    海鲜是肉食的有力补充,可以大幅度缓解吃货百姓对牲畜们的压力……

    倭国与泡菜的商人都看到了市场的规模与潜力,故而都已经加入到了海捕的行列。

    目前,北地与南地的藩国,以及暹罗、泡菜、倭国是大明的最大海鲜供应商。

    在数千甚至上万吨级的冷藏船下水之后,新印加帝国也会加入到队伍里的。

    能用廉价的海鲜来换取大明帝国的商品,这大概算是最经济实惠的易货方式了。

    市面上的罐头种类就能从侧面证明这一点,只要兜里有钱。

    金枪鱼、石斑鱼、鲑鱼、鳕鱼、鲷鱼、沙丁鱼、带鱼、鲭鱼、凤尾鱼、丁香鱼……

    觉得不过瘾,商店里还有蛤蜊肉、扇贝肉、海螺肉、蛏子肉等罐头售卖。

    不花钱的吃法也有,当然不是霸王餐,而是参军入伍。

    哪怕是军衔最低的列兵,只要在边陲服役,也能吃到各种口味的海鲜罐头。

    以至于三年以上的老兵见到海鲜罐头就会产生本能的反应,吃蛐蛐烤串都比这玩意香。

    在绝大多数时候,罐头都是大明王师士兵最可靠的伴侣。

    尤其是对于西征部队的将士们来说,只有包里有罐头,心里才不慌。

    大明在作物、畜牧、海捕这三方面都高居世界第一,农业值自然是三,成为世界第一。

    商业方面,比起欧洲各国,大明原本就是个弟弟。

    之后硬是被昊菁皇帝给旱地拔葱,提起来了。

    当年有幸参加太子授课的商人们,如今有的已经如土,有的年过古稀,最年轻的也头发白了。

    不过还是有人可以越活跃年轻,因为服用了御赐的仙药。

    像周欣儿与齐雨儿这两只小大妈,现在的岁入已经很吓人了。

    就是通过服用仙药,才得以实现白丝便黑发的神迹。

    昊菁皇帝的恶趣就是让这两只小大妈都活到百岁,然后各自找个小鲜肉结婚……

    各种总汇也是商业场所,老板人脉甚佳且经营得当的话,年入数十万银币不是梦。

    刨去各项开支,在北都只要用心经营,一晚上净赚上千银币,其实并不难。

    哪怕室外冰天雪地,室内也是温暖如春,而且诸多节目能让宾客们乐不思蜀。

    西方各国的很多同类型场所的节目,也是通过外商们口述或者电影介绍传过去的。

    大明的娱乐业可谓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在各项收入、节目种类、观众数量等方面,都是遥遥领先的。

    若是加上电影的话,那就能把身后的一堆同行,打包之后甩飞了。

    电影被归类为文明产物,也就属于文化产业,比娱乐业的地位高很多。

    不算之前与各国签署的商业进出口合同,大明帝国的进出口总额,在最近二十年都高居世界第一。

    主要进口的商品是矿石、树木、谷物、海鲜、水果、肉类、金属、毛皮、黑叔叔等,出口则以烈酒、茶叶、烟草、白糖、食盐、香料、丝布、瓷器、机械、厨具、文具、家具、钟表、药品、船只、武器、成品油、光学器材、医疗用品、家用电器为主。

    可以说大明的出口商品的种类远远多于进口种类,也就形成了逐年递增的贸易顺差。

    到去年为止,顺差额达到了约一亿七千万银币。

    即便如此,也没有国家敢对大明发动战争,以抹平自己的贸易逆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