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7章:长子炸山

    第1247章:长子炸山 (第2/3页)

磷弹,与土著进行下半场的较量。

    预计再过八到十年,就应该可以彻底征服这个该死的群岛了。

    跟之前的荷兰人一样,明军与官府只在东印度群岛个主要岛屿上存在,那些小岛暂时不需要考虑。

    大岛上也仅以城池为据点,乡下只有在进剿时才会过去,平时根本不用搭理。

    苏门答腊岛与爪哇岛是最重要的战略要地,昊菁皇帝也打算用心经营。

    不过在十九世纪初,坦博拉火山的剧烈喷发,始终是昊菁皇帝的一块心病。

    那次喷发的规模超乎想象,直接让全球降温大约零点五度。

    这当然不算什么大事,也没有重新激活小冰河时代。

    问题是苏门答腊岛与爪哇岛肯定是受影响最严重的地方,说不定会吃火山灰好几年。

    现在对两座大岛的投资,可能在火山喷发之后,就要被清零了……

    在审慎思索之后,昊菁皇帝目前仅同意对两地的固有城池,即荷兰人已经建好的据点进行维护,其他暂时不做考虑。

    由于西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存在,昊菁皇帝一直对迁往南地有所保留。

    自己好不容易赚来的钱,动不动就有被系统清零的风险,这是小心肝所不能承受的打击。

    相比之下,北地虽然寒冷,只要不搬到通古斯卡地区,就不会遭到那次致命打击……

    比较理想的迁都之地就是位于北地中间靠南位置的鄂木斯克、巴尔瑙尔,甚至更南的阿斯塔纳。

    但这是后话了,目前的首要任务是收复北美失地的同时,处理好澳洲的事情。

    由于澳洲的移珉很多,当地土著规模又很小,朝廷还在当地开办了钢铁厂与造船厂,使得澳洲的情况要比东印度群岛好不少。

    昊菁皇帝便打算让长子朱祥堂过去当摄政王,澳洲一直是朝廷的直属地区,现在与以后也不是某位皇子的封地,但此子有权利管理一切事物。

    如此安排就是为了避免澳洲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以后出现北美的某件事,有皇长坐镇,加上调派军队,可以平稳发展一百年了。

    至于被将领挟持而称帝之事,昊菁皇帝也不担心,以长子敦厚老实的性格,即使当时答应,事后也会前来给某父皇谢罪。

    朱祥堂的性格接近首席太子朱标,不过由于其父皇从小就注重皇子们的身体保健,使得朱祥堂的身体一直很好,没生过甚子大病。

    现在这货就不能在科学院继续混饭吃了,以他的年纪,再混十年,说不定都要混成院长了,那可是孙云球的位置。

    朱祥堂已经三十岁了,刚好是可以外方历练一番的时候,当年他叔叔游学西欧……

    此事不提也罢,昊菁皇帝叮嘱长子,到了澳洲,记住圣谕就能做好本职工作。

    主旨就是科学管理、规范运作、实事求是、严于律己!

    前两个词是对下面的,后两个词是对他自己的。

    把这些年在科学院学到的知识,能够学以致用,那就算是大获成功了。

    科学院里不讲排场与资历,一切均已实践能力与学习能力为测评依据。

    有真本事之人,哪怕不善人际关系,也能在科学院出人头地,让全家人衣食无忧。

    昊菁皇帝希望长子能够秉承科学院的风气,不要将本土那些乌烟瘴气的东西带过去。

    即使澳洲那边已经被传染上了,等他过去之后,也有权利进行大力整饬。

    时至今日,大明本土还这德行,逢年过节到处都是送礼之人。

    军机处的大佬们已经被皇帝给喂得差不多了,反而比较收敛。

    下面那些人的德行,厂卫早就将相关消息报给了昊菁皇帝。

    只要做到不太过分,不影响到普通百姓,朱慈烺也懒得收拾了。

    清廉在权利面前,那就是两个字——呵呵!

    乐观地估计,全国应该只有一成左右的官员严于律己,不会经常收礼,收也就是象征性的。

    超过一半的官员,只要上面不查,那就使劲捞,但有每年秋后勾决的前车之鉴,加上昊菁皇帝还没老到昏聩不堪,都会差不多就收手了。

    那些管不住自己爪子的,时时刻刻都指望收礼收出一个沈万三的,其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