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9章:帝国废土

    第1269章:帝国废土 (第2/3页)

不采购。

    世界其他国家的海军想要迎头赶上,用五十年的时间恐怕也难以企及。

    朱慈烺相信十二年后的第三次阅舰式,才是让全世界感到震惊的活动!

    眼下为此付出的代价更是十分巨大,每年造舰的费用便高达五千万银币。

    好在最快十年之后,就有人上门报销一部分费用了,譬如来自南美的某位皇帝……

    第十批次建造的十二艘六级铁甲舰布吕歇尔计划在一六九五年下水,之后完成试航。

    郑芝龙已经斥资一亿银币采购了四艘,单价两千五百万,这算是超级友情价了。

    每艘布吕歇尔的造价预计将超过一千八百万银币,朱慈烺也不忍心让造船厂亏损。

    国际市场的售价便定在三亿五千万银币,这几乎是无人问津的价钱了。

    朱慈烺要做的就是这样,大家都知道对方买不起,心里就平衡多了。

    等满载排水量接近两万九千吨的七级铁甲舰“国王”面世,那朱慈烺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标价五亿银币一艘了!

    觉得太贵完全可以不买,别一边埋怨太贵,一边又心痒难耐地想买一艘尝尝!

    您要是蜣螂,那好吃的东西还真不贵……

    无非是由于蒸汽机比较拉跨,导致吉野的最高航速才十节,定远的后期型在换成新式蒸汽机后,能达到十二节。

    俾斯麦好一些,极速可以跑到十四节。

    被朱慈烺寄予厚望的布吕歇尔,预计最高航速能在十五六节左右。

    国王由于排水量太大,即使安装了体积庞大的动力系统,也就能跑十七八节。

    当然,即使是航速最慢的吉野,也是敌国各种风帆舰船的梦魇!

    一万五千吨的布吕歇尔在海上就是毁天灭地般的存在,等国王耀世而出,那结果就不可想象了……

    “拜恩”级战列舰是“国王”的次代,但排水量就比后者高四千吨而已,属于比较鸡肋的存在。

    故而朱慈烺更倾向于建造第二代“沙恩霍斯特”,也是就是一九三五年版那款战列巡洋舰,满载排水量三万七千吨。

    之后便是五万吨级的“俾斯麦”,以及六万两千吨的“兴登堡”级战列舰H39版。

    以现有的条件和技术,当然造不了这三种主力舰。

    “沙恩霍斯特”预计将在一七二零年左右开工,“兴登堡”级战列舰完工将是一七五零年以后的事情了。

    届时大明造船厂即使造不出“兴登堡”,也能让“俾斯麦”下水服役。

    在有图纸的情况下,用五十年时间攻坚五万吨级主力舰。

    对科学院来说,难度并不比用一百年时间造出一颗原子弹要更高。

    “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本来是“德意志”级袖珍战列舰的升级版,利用超高的航速来完成破交的目的。

    大明海军暂时没有破交的需要,但朱慈烺仍然看好可以参加决战也能自行狩猎的该级战列巡洋舰。

    只要大明海军的主力舰质量足够高,数量足够多,全世界也不敢有同行敢与大明舰队决一死战,或许连挑战的资格都不具备。

    “沙恩霍斯特”最大的作用就是利用航速与火力的双重优势,来猎杀敌军的主力舰。

    该级的脆皮装甲只是对于同级别的战列舰来说的,对付比自己排水量小得多的万吨级战舰,那就是它们的天敌克星。

    朱慈烺的造舰理念便是续航力要大、航速要高、火力要猛,装甲防护是最后才需要考虑的方面。

    在吨位足够大的情况下,那就可以利用吨位优势来抵消掉己方攻强守弱的缺点了,这个缺点便是相对而言了。

    预计在二十年之内,科学院还会完成新式船用动力系统的研发。

    届时可以让“沙恩霍斯特”跑出二十四节以上的航速,使其成为一艘真正意义上的战列巡洋舰。

    至于“俾斯麦”与“兴登堡”级战列舰,朱慈烺不认为这俩货能有拿得出手的战绩。

    该收拾的目标,基本上都会被“沙恩霍斯特”猎杀干净。

    对方想打跟大明海军打战略决战,也要先攒够了船再说。

    预计等大明造出“兴登堡”,法国与荷兰应该可以具备自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