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0章:环球视察

    第1320章:环球视察 (第3/3页)

初大家就是这么跟着去东番的,跟着郑氏父子准没错。

    广东人的首选目的地是吕宋,吕宋以南的那些岛,包括婆罗洲,则归诸多藩王以及某些将领所有,藩国的子珉及将领的老乡都会到那边去定居。

    南地、北地、东地这三大块地皮,自始至终都是朝廷下令强行迁移,以人口密集的中原地区优先。

    人口密集就意味着当地人均耕地极少,哪怕不处在小冰河时期,有个干旱洪涝,就得殃及数十万甚至上百万人。

    留着大片待开荒的地盘不去,朝廷哪怕有一堆存粮,朱慈烺也不会同意让穷苦百姓继续窝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苟活。

    山东与南直隶百姓的迁移方向就是去东地,山西与北直隶的百姓则去北地定居,陕西的百姓则是去西域以西。

    浙江与江西的百姓去南地,湖广与四川的百姓可以爱去哪都行,不指定落脚点,但必须遵从朝廷的命令。

    关外的牧珉也可以任选落脚点,反正都是放牧,去哪里都有足够大的地方供其饲养牲畜。

    结束峰会之后,昊菁皇帝在翌年便启程开始首次环球视察海外属地。

    之前只是搭乘火车去过了北地,如今要全世界转一圈。

    第一站是泡菜,第二站是倭国,随后从北地藩国经北极海峡去往东地。

    这次朱慈烺首次访问泡菜,是第二次访问倭国,北地的诸多藩国也是头一次过去看看。

    四月初从天津启程,每个地方的访问时间约为三天。

    换成以前,在风帆时代,在南边耽误太久,走北太平洋航线就得被冻僵了。

    如今是铁甲舰的时代了,室内有空调来调节温度,旅途就舒适许多了。

    铁甲舰的航速比风帆舰船快不少,也能大幅度地节省航行时间。

    朱慈烺的坐舰是一艘七级战列舰(国王),没有使用八级战列舰,就是不想耽误海军熟悉该级战列舰的时间。

    七级战列舰理论上也足够用了,同行的还有四艘同型战列舰,以及八艘六级巡洋舰和八艘五级巡洋舰,没有五级以下的铁甲舰。

    余下都是顺便去往航线各地的商船,凭借这二十艘万吨级铁甲舰,也足以保证船队以及朱慈烺本人的安全了。

    随行的只有皇太妃刘喜儿以及跟着皇次子朱祥圳去东地的一堆皇子的生母,其他后妃,包括皇后薛婉晴在内,都留在北都。

    等品尝过崇国闻名遐迩的帝王蟹以及诸多海鲜之后,吃饱喝足的一行人在补给过后,便重新踏上旅程。

    之前在诸多藩国,朱慈烺也带去了不少土特产, 以示慰问当地子珉。

    北地各藩国的建设情况大致相似,都城一般也就只有数十万人而已。

    相当于本土的县城人口,不过在严寒之地,达到如此地步已经难能可贵了。

    好在当地百姓衣食无忧,商人也会定期乘船前来交易。

    由于矿产、渔业、林业等方面的资源十分充沛,当地百姓的生活也不比本土差多少。

    在北地诸多藩国之中,人口最多且能挖矿的周国的实力最强,有硫磺与海捕支撑的崇国的经济最好。

    虽然跟泡菜或者倭国无法相提并论,但诸多藩王能够自己的地皮,可以随心所欲地自在生活,也就知足常乐了。

    为了照顾藩王,朱慈烺也早就允许藩王及其家眷,在征得对方同意之后,可以去南地藩国避寒半年。

    如此一来,北地的缺点对藩王们来说,几乎就不复存在了。

    等抵达大东帝国,在湾区见到张天宝之子张天恩,朱慈烺倒是感慨颇多。

    当年他爷爷就是自己放过来搅和的,如今总算是可以孙承爷业了……

    大明也无疑吞并他的大东帝国,该帝国的土地实在不如南边。

    待了一天,朱慈烺就去了临近的长滩视察。

    这里已经发展成一座人口超过五十万的大城市,算是东地第一大城市了。

    长滩要塞并未被拆除,城市则是在附近的地皮上兴建起来的。

    军港就在要塞旁边,珉用港口则是依托城市,两边互不干扰。

    “朕来了!朕看见了!朕要晒太阳了!”

    看到沙滩、美女、棕榈树,这就是朱慈烺有感而发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