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0章:澳州发展

    第1330章:澳州发展 (第3/3页)

内人士,对这方面是比较熟悉的,加之下面齐心协力,这才让打穿大分水岭的运河如期完工。

    而东澳地区最长的一条运河,已经横穿了位于中东部地区的大盆地,长达三千里之多。

    这是朱慈烺希望看到的场面,这种长度的运河自然是越多越好。

    不同于后世,如今澳州的人口将会越来越多,完全不缺乏开荒的劳动力。

    在海运能力日渐提升的情况下,运抵澳州的移珉必将与日俱增。

    只要有闲置的空地,哪怕是荒地,不缺水的话,那就一定会有人过来种地。

    那些连运河与内河都无法企及的地方,也会当作牧场来处理,不会浪费掉。

    在看过了运河上下游的情况后,朱慈烺决定每年给澳州的援助金额提升到两千万银币。

    此举就是对一群儿子努力工作的认可,同时奖励他们一千万银币,具体如何分配,由长子来决定。

    援助金额看似不是很高,但澳州当地是完全不向本土朝廷上税的,等于是每年净赚两千万银币。

    用这笔钱来向本土采购各种商品,以及安置移珉以及给官吏们发工资,可以极大地减轻澳州当地的负担。

    澳州也是有驻军的,不过总兵力也只有五万,折合十个旅而已。

    除了日常训练之外,最重要的任务不过是抓捕通缉犯罢了。

    这就是坐拥两洋的巨大优势,当地没事,外敌就更难入侵了。

    由于整个西太平洋几乎成为了大明的自留地,前来澳州发展的皇子们的亲妈也先行乘坐战舰抵达了当地来探亲。

    等朱慈烺到黄金海岸时,这群早就希望看到自己儿子的老婆们已经在海边别墅里住了快三个月了。

    没人不说当地的气候宜人、风景秀丽,可是比北都好太多了,都想一辈子住在这里不走了。

    对此,朱慈烺也同意了,谁想留下都可以,由其儿子进行赡养,哪怕改嫁别人都行。

    那么多老婆,自己都忙活不过来了,有这等好机会,那就尽可能地要甩掉一些累赘。

    大家就是个想法,没人真傻到留在当地,在北都伺候皇帝,可是能得到仙药的。

    女人都爱美,越是漂亮女人就越爱美,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对后妃们来说,可以吃不好、穿不好、住不好,但绝对不能没有仙药。

    否则她们靓丽的容颜就会急转直下,变成跟外面也有的老太婆,直至寿终正寝……

    朱慈烺对此当然心知肚明,这些老婆的想法跟之前路易十四相类似。

    要是没有仙药作为护身符的话,保不齐自己就真的会死在巴黎了。

    这玩意已经超过了先进武器,成为某皇帝牵制其他元首的神兵利器。

    话说回来,住在黄金海岸这种地方,的确可以延缓身体的衰老。

    朱慈烺已经初步决定,在将都城搬到新都(鄂木斯克)之后,等到冬季就来暖和的地方过冬。

    反正一切差旅费都是自掏腰包,不花朝廷一个银币,就相当于寻常百姓在冬季出来旅游了。

    等到春暖花开之后,再搭乘北线铁路,返回新都,在那里躲过炎炎夏日,岂不是两全其美了?

    无非就是要在路上消耗两个月的时间,每年这么折腾一次的话,的确是非常麻烦的事情。

    自己会瞬间移动就好了……

    不过,通过这次环球访问表明,最好不要经常四处得瑟,不然真的是很费钱的。

    前前后后在法国花了一亿多,加上一路上的各种开销,这趟下来两亿银币就没了。

    干预法国的军事行动,朝廷能给全额报销,余下的部分就必须自掏腰包来解决了。

    一年一次,一次五千万银币,朱慈烺都觉得有些肉疼,更别说上亿银币了。

    当年始皇东游蓬莱,算上通货膨胀,兴许都没这么贵……

    停泊在码头的那些巨型铁甲舰虽说好看,但的确都是实打实的吞金怪兽。

    烧煤的品种的使用成本多少还能便宜一些,升级到烧油时代,那每艘战列舰都等于是一部巨型的“银币熔化机”了。

    为了表示自己与一种兄弟们的孝心,朱祥堂早就自掏腰包,给父皇准备了一座堪称奢华的行辕。

    占地九公顷,耗资六十六万银币,里面有东西方的建筑和园林,属于整个澳州最好的宅院,而且没有之一。

    对比北都的皇宫,这座行辕的造价当然不算贵,朱慈烺也没让儿子白忙活,结合现在的市价,直接给其全款报销了。

    造价不是很好,源于这边地皮便宜,而且木料可以就地取材,换成在北都,相同的宅院就得翻好几倍了。

    朱祥堂虽然宅心仁厚,但也绝对不是二傻子,早就算准了今天的结果,故而当初才会下令建造。

    占地不太大,造价不太高,否则一旦父皇查账,自己非但没讨好,反而还得被斥责。

    只要不是太过奢靡的礼物,朱慈烺还是愿意笑纳的。

    但在黄金海岸,有这么一座行辕就行了。

    其他地方的地产也不是不能买,让长子看着办就行了。

    直接拨付给他五百万银币去下单,算是刺激当地的房地产业发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