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0章:以缸服人

    第1340章:以缸服人 (第1/3页)

    特别感谢读者20210209155049759742720、读者20210209155108226016058的、sile彡的打赏!

    非常感谢牛笔老道的坚定粉丝、路路唐龙、书友1603311021211875804621219749的月票!

    还要感谢路路唐龙、ljhljh、、阿飞007、绝影孤天、晓风狂侠、猥琐的小胖子、墨非盐、sile彡等同学的推荐票!

    如有遗漏,敬请见谅!

    感谢粉丝榜20

    1读者20210209155108226016058

    2枫月雪舞

    3斗气风暴

    4书友20200525114234614

    5书友160904231943842

    6书友20200516002708423

    7书友20180125195714402

    8毒gu九贱

    9书友20200323200157799

    10sunli

    a

    11最爱可

    12铁马冰河入梦来99

    13恶狼之传说

    14五月潜龙

    15书友20210304213905209

    16书友160706212304454

    17书友20190531080700862

    18书友20200613201133865

    19书友160720013132353

    20书友20200121131244620

    祝大家y节和粽子节快乐!

    黎维禟身边都是郑棡的人,敢不听话的结果只有一个。

    郑棡决定换个地方,身为皇帝的黎维禟就不能忤逆。

    想来自己现在是郑棡最值钱的筹码,那就意味着只要自己不主动顶撞对方,一时半会就死不了。

    郑棡现在除了不断换地方之外,也没其他的法子了。

    此前多次派人向南方的阮氏,也就是阮主阮福淍求援,希望对方能够出兵,结果全都被拒绝了。

    这些难怪,郑阮双方此前数十年曾大战过七次。

    有六次是郑军南征,只有一次是阮军北伐。

    郑氏的常备军始终在十万左右,而偏居南方的阮军规模只有两三万而已。

    阮氏长期处于郑氏的打压之下,这次郑棡提出不计前嫌,并肩作战。

    对于这个要求,阮福淍也答应了。

    只不过……

    那就不北伐了!

    没错!

    阮福淍所认为的“不计前嫌”,就是放弃北伐!

    对郑棡来说,此举便是百分百的落井下石!

    郑棡在信中还提及唇亡齿寒的道理,在郑氏被灭之后,蛮明的下一个目标肯定是阮氏。

    对此,阮福淍也直接予以了回答。

    郑棡在忘乎所以地进犯明国南方之时,想过唇亡齿寒的道理么?

    现在被明军大举反击,就念念不忘这个词了?

    是不是也忘了此前郑氏六次进攻过阮氏了?

    阮氏哪怕最后向明国乞降,也不会出一兵一卒来救郑棡!

    可以说阮福淍对郑棡以及其前辈们的所作所为都恨之入骨,根本就打算袖手旁观。

    能够有幸目睹郑氏覆灭的全过程,大概是他这辈子最为自豪和开心的事情了……

    阮福淍早已指望不上了,而那些此前与郑棡关系不错的国家,在得知明军进攻安南之后,立刻便鸟兽四散了。

    他们与安南只有利益关系,真要是安南遇到了危险,尤其是与明国交恶的话,那就另当别论了。

    譬如此前与安南关系最好的西方国家——法国,在得知此事后,法国大使与一群法国商人就不假思索地选择跑路了。

    荷兰、瑞典、威尼斯等国的驻安南的人员也无一例外,郑棡连出言挽留的机会都没得到,对方就直接销声匿迹了……

    碍于蛮明的强大影响力,这些国家也都不会向安南销售先进武器,最多是一些崭新的燧发枪和铁皮战车而已。

    法国大使说,安南是明国的邻国,法国在出口武器方面,不得不考虑三边关系。

    言外之意,那就是我即使想卖你一堆先进武器,也要明国皇帝点头才行。

    这让郑棡感到十分的恼火,决定在时机成熟之后,让蛮明的狗皇帝看看自己的厉害,也就有了后来的事情……

    西方诸国已经形成了一个供识,那就是在东方世界,绝对不能向与明帝国关系不好的国家销售先进武器,哪怕稍微先进一些的款式都不行!

    假设某国通过向安南销售武器净赚了一百万银币,那么一旦被明帝国的皇帝得知此事,以后某国就会在与明帝国的贸易中净亏两三百万银币。

    显而易见,这种买卖当然是极其不划算的事情,不但没赚钱,还要倒搭钱。

    明帝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任何人都可以得罪这个帝国,但也必须承担相应的后果。

    只要明帝国的皇帝点头,明帝国的海军就可以让某国的商船一艘都无法出海。

    人家就有这个实力将某国的舰船全都堵在自家的港口里动弹不得,或许还会被全部摧毁。

    既然不能购买成品武器,郑棡就将重点放在引进技术方面,然而这条路也被堵死了。

    世界上从明帝国购买成品武器的国家很多,但引进技术的国家就少得多了。

    凡是引进技术的国家,都已经与明帝国签署了相关协议,规定不得向第三方转让技术。

    某国偷偷向安南转让技术也可以,明帝国也能偷偷终止向某国转让后续的武器生产技术。

    我不会因为你向安南转让技术而跟你翻脸,但以后别想再从我这里引进其他技术了。

    买成品还是可以的,买回去慢慢研究。

    十年不行就二十年,再不行就五十年,还不行就一百年!

    西方各国都忌惮这方面,故而投鼠忌器……

    最开始郑棡还打算与阮福淍联手,双方合力击退蛮明的进攻。

    就算旱季不行,等到雨季来临,应该也可以成功。

    等到敌人攻陷了都城之后,郑棡只得改变战略,下令各部向腹地撤退,诱敌深入。

    利用复杂的地形来牵制蛮明的人马,尽可能地消耗对方的求战之心。

    待其伤亡与日俱增之后,再行与其谈判,要求其退兵,往后双方互不侵犯。

    事到如今,北方的大部分地方都已经被蛮明军队所霸占了。

    所部将士非死即残,几乎到了全军覆灭的边缘。

    明军在旱季使用大量飞机,在雨季使用大量快艇,加之铺天盖地的轰炸,简直让己方防不胜防。

    己方火力不占优势,兵力不占优势,地形优势又发挥不出来,向蛮明投降之人,反而逐渐增多。

    郑棡认为眼下在北方各地抗击狗蛮子的将士总数不下十万,但连他都知道,这仅仅是自己的乐观估计而已。

    真若是如此的话,蛮明也不会出动重兵来围剿所部盘踞的北部山区了……

    面对眼下糟糕透顶的态势,郑棡只能寄希望皇帝黎维禟还能派上用场。

    或许可以在某个夜黑风高的时候,率部死里逃生,转战南方。

    或许明军忽然出现疫病,导致全军丧失战斗力,进而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