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0章:绝代双骄

    第1350章:绝代双骄 (第2/3页)

于这些败类,那就不需要客气,在发射信号弹,又开炮示警之后还不停船,那就让他们见龙王去好了。

    停船后还想使诈,企图反杀陆战队或特种兵的土著,那水兵便用机枪把全船都给突突了……

    大明海军光是在北部湾就俘获与击沉了大大小小的安南舰船超过五百艘,让其驶往雷州半岛或琼州,后果不堪设想。

    等到双方正式开战,揭暄就让郑氏寸板不能下海了,如今安南南方的船主也得到了如此待遇。

    哪怕跑路吕宋岛、珉都洛岛、巴拉望岛、马来半岛,乃至婆罗洲等地。

    下场还是一模一样,因为

    亲,本章未完,还有下一页哦^0^这些地方都属于大明帝国!

    整个东南亚,除了暹罗之外,其他地方已经全部被纳入了大明帝国的版图之内。

    当地的土著都可以去草原或关内生活,无条件地接受昊菁皇帝的“以地换地”的邀请。

    对于一年三熟的宝地,朱慈烺就照单全收了,不会跟当地的土著们客气的。

    中南半岛这边其实算是东南亚最好的地方了,吕宋群岛总刮风暴,东印度群岛经常地震。

    而安南与吴哥这边,除了降雨量过于充沛之外,几乎没啥太大的缺点。

    蚊虫固然是个问题,但这是热带地区的通病,刚好拉动本土的相关商品工厂生产……

    哪怕不种地,南海的渔业资源如此丰富,让鱼都老死在海里岂不是太可惜了?

    用十到十六亿银币打下安南,昊菁皇帝认为还是划算的。

    无非是等于大明朝廷的一年岁入而已,算不上太吃亏。

    等于买了一个粮仓和一个海鲜批发市场,比花同样的价钱买下湖广与四川要划算!

    那俩地方只能产粮,不能捕鱼,四川还老地震,并不适合人长期居住。

    在朱慈烺的计划里,最先搬空的就是四川。

    那地方一旦地震,朝廷就得耗费巨资用以赈济。

    与其这样,还不如把钱发给当地百姓作为搬迁的安家费。

    很多离开四川的百姓都是看到了地震之后邻居家的惨剧,这才痛定思痛决心搬家。

    留在当地,指不定哪天睡觉时遭遇地震,一家子人就一命呜呼了……

    北地、东地、南地这三大块地方,四川当地的百姓爱去哪都行。

    东地的缺点就是路途最远,尤其是想挑好的土地就得去东海岸那边,西海岸这边都被瓜分得差不多了。

    北地的劣势就是太冷,很多南方人都不喜欢寒冷,还得适应两天才行。

    好处也显而易见,那就是地震发生的次数非常少,而且坐火车直接就能到。

    南地属于中庸,也得坐船才能抵达,但那边极其欢迎新移珉的到来。

    尤其是地广人稀的北澳地区,家家都有车,因为当地人口实在是太少了。

    先过去买地的土豪完全能够以非常便宜的价格买下一个小海湾,使其变成自己的私家浴场……

    广西百姓先前遭受了反贼与安南土著的祸害,如今便苦尽甘来,可以享受就近搬家的优厚待遇了。

    郑棡已经活在缸里了,大家不需要在乎他的感受了。

    至于阮福淍,此獠于昊菁八十一年(1724)九月九日落网!

    阮福淍倒是成功逃到了大叻以北的多乐高原地区,然而当地的游击队的日子也很苦。

    成天都要担惊受怕,时刻要防备被敌人围剿,一周有三四天在饿肚子。

    阮福淍的到来倒是让全员为之一振,士气高涨,然后下山一战又被山下的敌人给打回了原形。

    顺便还暴露了老窝的位置,又遭到了敌军战机的轰炸与扫射,死伤过半人马。

    最终迫不得已……

    没有转战他地,而是将价值连城的阮福淍献了出来!

    因为有了这个投名状,故而是最为标准的投诚!

    一名大头领加上两名小头领,带着十四个喽罗,总计十七人,捆着跟架子猪一样的阮福淍,向山下的倭军投降。

    他们再不投降的话,那就可能让别人捡便宜了。

    与其便宜别人,不如便宜自己!

    先将阮福淍身边几个冥顽不灵的给宰了,然后又说服了摇摆者。

    最后这位主上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