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3章:广泛招安

    第1433章:广泛招安 (第2/3页)

你们真想在这目山做一辈子山贼啊?”

    李海看了看两个和自己起家的兄弟,意味深长地询问。

    “大哥,你的意思是……”

    “咱为啥进山做这个营生?还不是为了赚钱嘛!”

    “那倒是!”

    “富绅有富绅的赚钱路子,咱哥们也有自己的赚钱法子。”

    “那咱们……”

    “普军有昊菁皇帝的支持,拿下整个江南也只是时间问题罢了。届时,江南再大,也没有咱们兄弟的容身之处了。其他地方听也都还给西方诸国了,本土没了落脚点,最后还得去外海生活。”

    “这倒也是!”

    “去海外生活就得有足够多的路费才行,外面那些难民不就是咱们的路费嘛!”

    “可是咱这么做,不就已经跟朝廷闹翻了么?”

    “闹不闹翻,不是咱们了算,而是朝廷了算。你想想,要是咱们将这些难珉献给朝廷……”

    “原来如此,大哥英明!”

    一次献给朝廷一百万难珉,哪怕减半,也足以让他们兄弟三人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了。

    “远的不,咱就学宋江嘛,朝廷招安,对咱们利远大于弊!”

    “万一朝廷卸磨杀驴可咋办?”

    “咱大明不是赵宋,昊菁皇帝又不是昏君,再咱们都是退伍老兵,还给了这么大一份见面礼,于情于理,朝廷都会将咱们作为招安的榜样来对待的,不然遍地山贼,那得进浇猴年马月去?”

    “大哥的有道理,朝廷不是一直缺矿工嘛,咱就投其所好!”

    “正是这个理!”

    “只要朝廷能赦免我兄弟等及家眷,咱就把这些人免费送给朝廷!”

    这买卖做的十分得到位,可谓是一本万利。

    三个人原本都是特种兵,不过服役在不同地方的部队,在欧战结束之后便退役回家了。

    武康、德清、孝丰三地刚好位于目山脚下,于是三人合作,拉起了一支人马,盘踞在目山。

    由于专业能力非常出众,也知道如何带着弟兄们打游击,很快便成为当地实力最强的一路。

    对于弟兄们的出路,李海早就想过这方面的事情,无非是接受哪边的招安罢了。

    若是各地的义军最后能够成事,他们自然不需要背井离乡。

    反之,那弟兄们还是忠于朝廷的,毕竟大明才是正统嘛!

    他们也不想为非作歹,君不见当年八大王张献忠最后都得跑路北美。

    只要朝廷能给条活路,哪怕去涯海角,弟兄们也别无怨言。

    招安?

    好啊!

    自古以来,皇帝可以缺德,但不可以缺钱!

    对于“两脚羊”的生意,某皇帝还在监国的时候就开始做了。

    不但要招安,而且务必要让被招安的对象感到称心如意才校

    大明王师可没闲工夫帮助腓特烈进剿山区的贼寇,他自己忙活大劲儿了,导致伤了元气,往后还怎么替大明牵制法国呢?

    故而招安便成了最妥当且成本最低的方式,大家不伤和气,就将麻烦给解决了,堪称两全其美之策。

    成年人二十银币,老人孩子五银币,一口价就十银币,多多益善。

    反之最后他们也会被送去挖矿,朝廷还能连本带利地赚回来。

    浙北山区里的难珉总数约为六七百万,顶一千万,总价不过一亿银币,这笔钱某皇帝完全掏得出来。

    凡是退伍老兵得团伙,可以得到优先对待,毕竟是自己人,只要愿意回头,朝廷自然会给他们一条活路。

    不但可以享受全家赦免得待遇,还在西方提供别墅、农场,外加卖难珉的一大笔钱,足以让他们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了。

    当年某皇帝都可以赦免张献忠、刘国能、薛成才等悍匪,如今宽恕那些威胁不大的玩意就更不在话下了。

    九月初,昊菁皇帝委任的招安特使孙传庭抵达目山,与李海等人商议招安之事。

    对于朝廷的诚意,李海等人自然是大喜过望。

    他们手里拥有七十八万难珉,折银七百八十万之巨。

    这让李海在激动之余,愿意拿出一百万银币来孝敬孙阁老。

    孙传庭都一把年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