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3章:飞机贺礼

    第1473章:飞机贺礼 (第2/3页)

    印加帝国就是最好的例子,成立之初,连西班牙人都打不过。

    在大明帝国不断扶持下,随着采矿和冶金业的飞速发展,得以大量采购先进武器来提升国防实力。

    现在不光自保有余,还能出兵欧洲了,与之前相比,有了翻覆地般的神奇变化。

    对大明帝国来,自己生产的武器不断有土豪买单,可以大幅度地降低对国防的实际支出。

    买家提供的虽然不是真金白银,但百分之百是贵金属等价物,通过一系列的市场流通,就能变成一堆堆银币。

    原来六级巡洋舰的外销价为三亿五千万,后来升级换代的七级战列舰的外销价依然是这个价钱。

    随着八级战列舰的下水,其外销价也已经接近三亿五千万了。

    对客户来,花同样的钱,可以买到战斗力更强的战舰了。

    对大明来,可以通过更新换代的办法来维持高利润。

    这才是互惠互利之举,唯有如此才能将生意做得长久。

    朱慈烺决定由位于莫斯科的沈阳飞机制造厂与搬迁到阿斯塔纳的长安飞机厂生产“犀鸟”和“灰头信翁”,两厂依然拥有生产“火烈鸟”与“黑脚信翁”的能力。

    搬到库尔斯克附近的北都飞机厂,也是大明技术实力最强的飞机制造厂,则负责生产可能是螺旋桨终极版本的“啄木鸟”与“巨嘴鸟”,加上海军需要的“军舰鸟”。

    大明总计有五家大型飞机制造厂,全部都具备生产固定翼飞机与直升机的能力。

    如此安排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某厂专一生产某款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导致某型号飞机全部停飞。

    劣势就是贪大求全,前期投资注定会很高,因为需要给每款产品都专门设立一条生产线。

    通常来,战斗机有单引擎和双引擎各一条,运输机有一条,轰炸机有一条,直升机有两条。

    合计六条生产线,而且至少六条,在订单暴增的情况下,某款产品可能拥有多达两三条生产线。

    大明北方有三家飞机制造公司,分别位于沈阳、长安、北都。

    南方有两家飞机制造公司,坐落在南都和广东番禺。

    南都工厂将会搬迁到北美,朱祥圳对此抱以十二万分的热忱,连新厂址都选好了,就位于得州首府达拉斯西北。

    这里土地平整,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没有地震,更没有暴风雪,全年大部分时间都是风和日丽的状态,非常便于工厂的生产。

    不光是厂房,连仓库,以及办公楼、宿舍楼、实验楼、机场、超盛医院等等,全都会在短期,也就是两年内建好。

    不是光速施工,而是这个计划早在两年前就开始实施了,预计明年全部基础设施就可以完工了。

    最开始建造的宿舍楼与厂房已经竣工了,只要南都飞机厂的员工过去,就能拎包入住,设备已经安装完毕,可以生产“火烈鸟”了。

    北美也是有飞机制造厂的,由于是援建项目,产品相对单一,只能制造“信翁”、“火烈鸟”、“秃鹰”这三款。

    “大力神”还是通过商船以散件的形式运输过去,然后在当地的工厂组装起来的。

    能够获得整个南都飞机厂的全部人才,这当然是非常令朱祥圳感到兴奋的。

    而长子朱祥堂也获得了番禺飞机厂,新厂区位于黄金海岸以南的五德,气候比得州那边还要好。

    热带雨林测试场位于澳洲北部,沙漠隔壁测试场在大盆地以西,全都是,连人都没有几个,飞行员可以随便撒欢……

    在北美与澳州消化掉这两家工厂的人员之后,就意味着两地将同时获得除了新飞机以外的以前所有飞机的机型。

    科学院以前推出过“大力神”轰炸机的换代机型“空中堡垒”,但这款飞机却成了鲜有的失败机型。

    “大力神”虽然是一款军珉两用的大飞机,尽管在诸多方面还显得比较稚嫩,但毕竟是大明帝国的第一款大飞机,是具有划时代纪念意义的。

    而且通过实战检验,证明其的确具备初代战略轰炸机的诸多特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