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8章:调整承诺

    第1538章:调整承诺 (第3/3页)

虑培训问题。

    明式中、远程防空导弹也已经引进了,正在快速列装部队,而且会逐步实现本土组装与生产。

    有了之前与西班牙人的交锋,一线作战部队也积累了相当的实战经验,此番又参加了远征波斯的行动。

    可以说倭军要么不来,如若来犯,所部将士便会让其来得,去不得!

    「台风」式战斗机拥有超音速巡航的好处,此时就体现出来了。

    在西方战机里,也只有F-22才有超音速巡航的功能。

    凡是有这个功能的战机,都具备截击能力,也就是可以高速抵达目标区域,拦截敌机。

    易卜拉辛在得知波洛购买了「台风」之后,便下了五千架的超高订单。

    反之是用石油或成品油支付货款,他的奥斯曼帝国就是不缺这两样东西。

    虽然这玩意是一次性的,不需要考虑长期保养与维修,所以朱慈烺的售价不会很贵。

    但是也远超了自行研发的「王鹫」双发重型战斗机,不是小国就能消费得起的。

    故而朱慈烺打算推销KF-16,也就是泡菜版F-16,这玩意量大管饱。

    在没吃透这款战机的技术之前,大明飞机工厂先行生产低仿版KF-16,朱慈烺再进行兑换,这就能变成真正的KF-16了。

    等到吃透一切之后,那就不需要皇帝的金手指了,工厂直接生产KF-16就行了,无非是航电、武器、发动机方面与原版会有所区别罢了。

    但在性能方面,肯定比之前大明自己研发的战机要好一些。

    等到仿制KF-21型战机成功,便可以让大明的航空工业更上一层楼了。

    KF-21虽然不是五代机,还是外挂武器,但气动外型已经接近五代机了。

    大明仿制改进版就可以使用弹舱模式了,改过之后的隐身能力肯定优于原版的。

    至于跟F-35谁优谁劣,那得实战之后才能见分晓。

    KF-16这种鸡肋玩意相当于美制F-16C/D型,比不上F-16E/F型,更别说F-16V了。

    只能作为日常巡逻或者应付低强度的空战,再就是支援对地攻击。

    如若承担对海攻击任务的话,一来作战半径不够大,二来是单发战机,一旦发动机熄火,容易直接坠海……

    所以海军不喜欢KF-16,揭暄更愿意为舰队配备双发的「台风」,虽然后者需要经过改装才能上舰。

    大明空军就没那么挑剔了,KF-16尽管是单发战机,但性能上,尤其是近距离格斗方面却远超「王鹫」双发重型战斗机。

    无非是前期产量比较少,但每年至少可以获得三千架,哪怕有一半用来作为备用机,其数量也是较为可观的。

    待五年之后彻底消化吸收其技术,那么大明空军便可获得一款性能不错且成本较低的负单发战机了。

    海空军对战机的要求略有差异,海军以安全与妥善为首要,空军则更为注重性能与成本。

    对于一些囊中羞涩的小国,譬如暹罗来说,KF-16就是一款相当出色的战机了。

    只要朱慈烺点头,该国便可以用成船的各种罐头来兑换新式战机了。

    碍于眼下还没有消灭顽敌,即使KF-16能够出口,也是小批量的。

    所有新式战机,都要遵从全球局势,优先供应联军各方。

    尤其是奥斯曼帝国,既要继续打击以色列,又要收复埃及失地,双线作战,对武器装备是极大的消耗。

    光是支援阿勒颇前线,奥军就已经损失了上千架作战飞机,包括各种型号的直升机。

    如若不是以军要对付的是实力雄厚的奥斯曼帝国,恐怕现在连伊斯坦布尔都被攻克了。

    这里面也有朱慈烺的帮助,让奥斯曼帝国迅速实现了工业化。

    现在该国是全球第一大石油出口国,也是第一大成品油出口国。

    本土已经可以制造世界二流的陆海空三军装备,以及各种轻武器和配套弹药。

    放在一百年前,这几乎是白日做梦,但是眼下奥斯曼帝国已经是世界上的二流强国了。

    与印加帝国、法兰西帝国并驾齐驱,仅次于世界霸主——大明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