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离去

    第三百五十六章 离去 (第1/3页)

    “不怪你,要怪也是怪我,是我优柔寡断,更是自己实力不济,曾经我有过实力,可以登顶那个位置,这样我也能够不受制于人,保护我想要保护的人,让楚国的百姓也过上安稳的日子。可是自己犹豫了,害怕那个位置所承担的责任,选择做了一个幕后之人,闲散的世子,只可惜,这样做,处处受制于人,也许是我罪有应得的吧”,叶云逸湿红着眼眶,叶家对他几乎是倾尽了所有,而他却没能保住,一次次的以损失叶家的利益,那实现自己保住楚国的目的。

    十几代人的心血,从他这儿恐怕是要断了,自从叶北疆去世之后,叶云逸明白了一个道理,人活一世,只争百年,百年之后,管他洪水滔天,那与我又有何妨。

    这一次算是他为楚国做的最后一件事情了,接下来,楚国吃下了晋国一半的利益,就算是燕国也不敢轻易短时间的进攻楚国了,这下局面再次回到了平衡的状态,晋国被瓜分掉了,剩下的燕国和晋国各占一半的利益,这样一来,平衡的状态再次恢复。

    叶云逸在接到暗探的消息的时候,欣慰了一下,他一手扶持着楚国长大,像是一个老父亲,一手辛苦的将楚国扶持长大,今天终于看到楚国自己站了起来,有了自己的思想,可以在燕国这样强大的状态下,抓住时机,啃下一块肉来,不至于让自己饿死,叶云逸等这一天等了太久了。

    叶云逸想起自己刚接受楚阁的时候,就看出了楚国已经到了日薄西山的地步,为此他不停的利用手上的筹码,不停的为楚国的未来找机会。

    先是收买拉拢楚都守军,布局谋划等着哪些权贵们跳出来,果不其然,魏璎珞的算计下,楚国的权贵们为了所谓的利益,不惜谋反。而楚冕的坠马去世,就是叶云逸故意露出的破绽。

    楚冕去世,楚国舅为首的一帮权贵们不惜逼宫,还将皇太后这个一直不稳定的因素抬了出来。

    在对待皇太后这方面,其实叶云逸是做了两手准备的,如果皇太后真的和他们同流合污了,那么自己之前派出去的暗刃哪怕是拼死,也要除掉皇太后的后手。

    幸运的是,哪怕失去了亲子之痛,也没有让皇太后失去理智,在试探一番叶云逸之后,就放心离去,还将叶云逸一直提防的后手交给了叶云逸。

    除掉了权贵之后,接下来就是朝政的问题,而这个时候,曲天鸿的回归,给了叶云逸极大的帮助,在曲天鸿的执政下,叶云逸的许多改革主张得以在楚国生根发芽。

    削弱皇权,将秦洛瑶扶上那个名存实亡的皇位,三司分离,将大权分散,收楚国上下之土,分楚国百姓,聚天下人心。

    嚣张的州郡,被叶北疆带领的大军直接横扫,让整个楚国整整意义上的实现了一统,各个地方政令同行。

    边疆上,扶持玄柯接手青云城,让玄柯逐渐成为独当一面的将帅之才,在随州出事的时候,更是将夔州这个历来不服管教的地方心甘情愿的在楚国出事的时候,死死的挡住了晋国的进攻步伐,给楚国赢取了反应的时间。

    面对西海这个楚国一直以来的问题上,叶云逸更是将手中的暗刃带去,不惜折戟了全部的暗刃,将西海问题稳定下来,还为西海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开学堂,济民生,让西海这个不稳定的地方,得以解决。

    对于边境问题,其实叶云逸的父亲叶北疆也有过自己的尝试,那就是在青云城这个地方广开贸易,他久居青云城,深知边境的痛苦,有些时候,他们这些边境上的将士并不愿意爆发战争,可是军令不可违背,他们很多时候都是身不由己。

    而广开贸易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边境上的冲突,甚至可以缓解三个国家之间的矛盾,可是有些事情,不是光靠贸易就能解决的,叶云逸在这方面看得要比自己的父亲看得更远。

    战争无外乎欲望的扩张,而有人的地方,就一定有国家,有国家,就会有多个国家之间的争斗,而矛盾

    (本章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