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太子舍人

    第62章 太子舍人 (第2/3页)

睁眼,凝视着对面的王晊坐直了身子。

    “徐师谟,还记得我吗?”王晊按着酒壶问道。

    醉汉微微点头,一滴眼泪从他的脸颊滑落。他没有问酒的来历,只是突然一把抓住故交的手问道:

    “书臣?太子又用的找我徐师谟了?”

    -------------------------------------

    关于徐师谟的回忆,是王晊在听到李元吉的话后才想起的。

    时间再次回到建安七年,也是五月的初夏,那时东宫刚刚得知尔朱焕和乔公山揭发告密的消息。

    坐在显德殿里的太子李建成焦急的纠合众人,紧张的纂拳问道:“玄成、王老,你们照实说,东宫到底有没有给杨文干送过铠甲军械?”

    魏征与王珪对视了一眼,齐齐摇头:“太子明鉴,如此大事,我等怎会隐瞒太子?”

    太子身后的王晊,整段回忆的第一视角人说道:“殿下勿虑,此定是秦王府的诬告。”

    “秦王府诬告?”太子眼神闪过一时更深的忧虑。

    “正是,太子细想,若是伯父和魏大人真的有意与庆州的杨都督共谋大事,怎会兴师动众,派人从长安大摇大摆的往庆州送军械铠甲?军械铠甲又不是特产,只要从庆州就地取材便好,即便庆州兵甲不足,那就让杨都督把死士送到长安来,再有东宫配发岂不是更为稳妥?何必不远千里将军械送到庆州,再把装备了军械的死士送回长安?”

    一边的东宫舍人徐师谟也分析道:“更何况真要运送铠甲,只要偷偷送便好,何必要让尔朱焕、乔公山二人绕道仁智宫附近?摆明了是怕天子发现了不了。”

    听了太子舍人和率更丞两位近臣的话后,太子紧张的心情才稍稍舒缓,顺着近臣们的思路,他也发现了此事的逻辑冲突:“对,那尔朱焕和乔公山虽说是东宫郎官,可是转隶东宫才不满半年,本宫莫说没有不臣之心,就是有,又怎会派此二人去!”

    魏征道:“正是。杨文干赴任庆州都督后,逢年过节都会与殿下往来书信,原件都在詹事府留档,从不曾提及谋反之事。只要派人前往庆州,叫他去仁智宫御前对峙便可。”

    “不行!千万不能派人去庆州!”王珪说道。“齐王不是说了,天子马上会派人来传讯殿下,这个时候派人去庆州,岂不是坐实了串供之嫌?那样御前杨文干说的每一个字圣上都不会相信了。必须要让圣上派人去问,才能算是公允。”

    太子点头道:“还是王老老诚谋国。对,这个时候千万不能联络杨文干。我与他本来光明正大,东宫旧部年节向旧主问安也是礼节常法,父皇要是想查,那些书信尽数可查。此时派人去,反倒是百口莫辩。”

    这时,赵弘智道:“殿下,眼下事情紧急,容下臣调出历年来东宫与杨文干的书信,只要天子口谕一到,殿下便能亲去仁智宫解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