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大国无名将
第三百六十六章 大国无名将 (第1/3页)
对于下头的官员们增加试射火炮的种类和数量,罗志学并没有表示反对。
尽管他很清楚,他们这样做纯粹是为了吸引自己的注意力,进而获得自己的夸奖,最终还是为了升官发财。
但是这体现了一个非常好的现象。
那就是工业部以及军方军械部的官员们,不管是武将还是文官,他们都非常重视军事技术, 并且希望通过军事技术来获得升官发财。
总比一天到晚琢磨着写好八股文诗词之类的来博取升官发财好的多。
这同样也证明了,罗志学通过持续的重视,并提拔在技术领域有所成就的官员,已经初步让大楚帝国的文武官场上出现了一种重视技术的发展的风潮。
这是好事!
甚至是罗志学之前苦苦所追求的。
一个帝国的强大,除了文化经济这些软实力外,还需要军事硬实力的。
而军事实力怎么来的?除了人这个因素以及钱粮等因素外, 还有一重要因素就是武器装备了。
虽然说战争靠的还是人, 但是人也需要工具的啊。
你拿着刀剑长矛, 再勇敢也打不过拿着机枪火炮的敌人啊。
战争嘛,说来说去其实就是在减少自身伤亡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杀伤更多的敌人,自己死的少,敌人死的多,那么你自然而然就赢了。
而武器装备,就是士兵用来保护自己,杀伤敌人的工具。
再加上大楚帝国崛起的时间过于短暂,士兵以及军官们的综合素质其实还是比较有限的,根本没有多少打了多年战争,战争经验极为丰富, 见惯生死的大批士兵以及中低级军官。
而中高级将领们的军事素养其实也很有限,至少到目前为止, 罗志学都还没有发现自己手底下有谁是体现出来了名将风采的。
仅有几个军事素养比较出色,能够打出各种奇袭, 奔袭, 脑子比较灵活的高级将领, 清一色都还是明军投诚将领, 比如贺人龙、陈永福等几个人。
至于楚军自行培养的嫡系高级将领, 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是庸才,哪怕是中规中矩带兵打仗其实都比较勉强。
要知道大楚帝国的参谋制度,最开始可就是为了解决高级将领们战术能力,统筹能力比较差,这才安排了一批参谋过去查缺补漏。
大楚帝国的参谋制度,说起来也不复杂,甚至可以说是简单。
那就是一个人的能力有限,难以兼顾到方方面面,那么就用多人甚至几十个人组成的参谋团队,参谋团队里分别安排不同的人负责不同的事务。
具体作战,尤其是大规模战役的时候,也不是说高级将领们脑袋一拍想怎么打就怎么打,而是会提前制定复杂甚至称得上是繁琐的各种作战计划,并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出不同的备用方桉。
就和之前的东进战役一样,参谋部制定的战略方桉就有十几个之多,以应对不同的情况。
而每一种大方桉下面,又有好几十种不同的细节方桉。
比如攻打九江城的时候,如果久攻不下该如何,顺利拿下又如何, 提前拿下又如何,伤亡过大又如何等等……参谋部那边的庞大参谋团队,在战前几乎把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