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四章 更多的经费更多的编制

    第五百六十四章 更多的经费更多的编制 (第2/3页)

就能够让水利部的影响力大大增加,中途也会有众多水利部的官员从中捞得足够的政治资本继而升官。

    水利部的尚书侍郎们,可就指望着靠这一工程的功劳进入御书房了……

    在一个帝国里,怎么衡量一个机构的重要性?抛开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最重要的就是人员编制以及经费了。

    因为官方机构他也没啥盈利需求……日常时候该干的事也得干,干好了是应该的干不好要挨打,如此情况下,如何让一个机构凌驾于其他机构之上呢,毫无疑问是更多的经费、更多的编制。

    大楚帝国文官各机构里第一权重部门是什么?

    不用说的,绝对是税务部!

    哪怕是管理诸多文官任免的吏务部,在税务部面前都得甘拜下风,为啥?

    因为人家税务部拥有最多的人员,最多的经费,税务官员在地方上,那是人见人怕的存在……比翰林院内务科的鹰犬们还遭人嫉恨……

    而水利部的话,在大楚帝国众多文官机构里,权势是属于那种不上不下的机构,要说重要,肯定比不上税务部、吏务部、工业部、礼教部这几个部。

    但是要说不咋地吧,至少比交通部、巡警部、司法部之类的什么的要强不少。

    因为水利部负责的是各处河道以及湖泊,其中至关重要的防洪设施建设,就是水利部全权主导的。

    而大楚帝国为了恢复民生,可是在各地都大兴土木修建各类防洪抗旱设施,这些工程严格来说都归属水利部管辖。

    此外京杭大运河的疏通维持工作也是水利部负责。

    而有工程就代表着有经费……地方上想要搞什么大型水利工程,那就得跑到水利部那边拜一拜码头,烧个香,这样才能够获得经费以及施工批准。

    所谓的权势,这也就来了!

    这是如今的水利部,如果说后续实施黄河人工改道工程的话,如此庞大的工程前后搞十几二十年都是少的,经费预估更是海量。

    到时候,水利部的权势自然也就水涨船高,不敢说跻身帝国内阁第一梯队,但是在第二梯队里排名前列还是有希望的。

    会议结束后,水利部人是一边欢喜一边的担忧的走了,他们接下来会很忙,需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做出来一个完善的计划,尤其是新河道的选址走向,更是重中之重。

    这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你随便选个地方充当河道,下游分分钟变成汪洋大泽给你看。

    所以,选取新河道必须要进行详细的实地考察,优中选优才能够敲定新河道方桉。

    等敲定新河道方桉后,那么就会进入漫长的施工期……

    为啥要施工?因为你总不能选择了新河道后,直接爆破改道啊……这样下游新河道根本就承受不住大量的洪水,泛滥成灾是必然的。

    因此得提前对一些弯曲的河段进行改直,实在不行就换个地方充当河道,同时预定河道如果泄水量不够大的话,那么就要选择其他地方充当新河道绕过去,或者采取分流,然后还有设置防洪区等等。

    大楚帝国的黄河人工改道方桉,可不是随便找个地方玩爆破,然后就不管不顾,任由决堤的黄河向东奔流的,而是想要让改道后的黄河,老老实实的按照预定新河道一路往东。

    这样搞的话,不仅仅能够把减轻洪涝,而且还能够提升黄河下游的航运以及灌既能力呢。

    水利部的人忙黄河改道的人去了,而工业部的人也是没几天就找到了罗志学,奏请在辽东省设立‘辽阳工业基地’。

    这个工业基地,可不是说寻常府或省级的工业基地,按照目前的工业基地的准备准备,工业基地的设立要上一级衙门的批准。

    地方府级工业基地设立,要省级衙门批准,而省级工业基地要内阁批准。

    但是,递交申请的依旧是省级机构,而不是工业部直接递交申请。

    工业部直接递交申请的工业基地,只能是国家级工业基地。

    只是让工业部的人有些意外的是,这申请刚递交上去,陛下根本没有多废话,直接就批准了建立辽阳工业基地……

    这让准备了无数资料,以求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