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三章 铁肋木壳船江宁号

    第六百三十三章 铁肋木壳船江宁号 (第2/3页)

递交了上来,罗志学看过后也没有进行太多的干涉,更没有对其中的一些设计细节进行干涉。

    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这是罗志学的一贯方式,他很少干涉下属官员们的专业领域里的具体事项的。

    别说这艘试验舰了,就算是陆军改革这么大的事,罗志学也只看结果不看过程,更不会过多的干涉具体事项。

    他可不认为自己拥有了后世的些许知识,就会比这个时代的专业人才更加聪明,考虑的更加周全。

    甚至在陆军的线列战术研究上,如今的罗志学其实也不如陆军里的那些专业将领了,人家天天琢磨着研究这些玩意,可不是罗志学依靠后世的一些常识性的知识,来个脑袋一拍就能够想出更好的办法的。

    因为很多事情都不是说你觉得好就好,更不是后世更先进的东西就一定后。

    以大楚帝国的目前的技术水平,罗志学就算提出来什么陆海空三位一体,步坦协同之类的战术思想也没什么用处啊。

    战术这东西,并不是先进的就是好的,而是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海军搞铁肋木壳船也是一样的,罗志学心里很清楚钢铁战舰更好,哪怕只是在木壳外面铺设熟铁装甲也更好,但问题是技术水准限制啊。

    全钢战舰不是说搞就能够搞出来的,材料的加工,零部件的组装、焊接等等,还有最关键的动力等因素,都不是说想要搞就能够搞出来的。

    如何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做出来更好的铁肋木壳船,才是大楚帝国军舰领域里最重要的。

    没有干涉太多的罗志学,很快就批准了海军这艘试验舰的建造计划,并亲自命名为江宁号。

    江宁县,也是大楚帝国国都应天府下属的县,同时也是应天府府治所在,更是大楚帝国国都所在。

    罗志学直接以国都所在的县辖区作为这艘试验护卫舰的名字,可见对其的重视。

    海军方面在设计方案得到了罗志学的认可后,迅速展开了建造工作。

    不过,这种试验舰的建造工作还是非常的麻烦,并且预计时间也会比较长,和现在建造成熟的纯木质护卫舰完全不一样。

    现在大楚帝国建造一艘护卫舰,在建造船只所用的木料提前准备好的情况下,整个建造过程很短的,松江海军造船厂只需要大半年左右的时间就能够完成施工并下水,然后舾装以及试航几个月。

    从铺设龙骨再到完整状态正式交付海军服役,一艘护卫舰所需要的时间也就一年多左右。

    这还是正常生产的时间,如果是加班加点,抽调更多的工人加速建造的话,那么这个时间还能再缩短几个月,大半年时间就能够完成建造并交付。

    但是江宁号护卫舰却是一艘全新类型的战舰,它的建造没有先例可以效彷,从设计图纸再到施工过程,甚至就连该怎么施工都需要反复琢磨去钻研。

    这里头,有大量的从零到一的技术难题需要去突破呢。

    这,还仅仅是造船厂方面所面临的技术难题,并不包括建造船只所需要的各种熟铁零部件。

    大量的铁制零部件的生产工作,是交由大冶重型机械公司所生产,他们在去年开始就已经开始进行相关的技术研发,专研如何更好,更好的加工锻造大量的铁制零部件。

    倒是熟铁原料不用太担心,大冶钢铁公司的熟铁产量非常大,并且还处于快速增加当中,就一艘试验舰江宁号护卫舰所用的那点熟铁材料,对大冶钢铁公司而言完全不值一提。

    你要知道,大冶钢铁公司在承顺十五年的时候,熟铁产量就已经达到了八千吨,而今年这个数字预计能够增加到两万吨。

    产量是非常大的,而实际上大冶钢铁公司目前的生产的熟铁,主要供应的并不是造船业,而是各种类型的机械行业。

    区区一艘试验舰,撑死了也就用个一两百吨原材料而已,这还得算上报废率……实际用料更少一些。

    毕竟你总不能让一艘标准排水量才六百多吨的船只,直接用六百吨的船体材料吧……会浮不起来的……

    所以,原料问题不大,技术难点在于如何加工这些原料,让其达到设计需求的性能。

    造船用的铁肋,可不能直接使用含碳量太低的熟铁,熟铁之所以是熟铁,就是因为含碳量太低,而含碳量太低的话,就会比较软,缺乏硬度。

    因此大冶钢铁公司会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在生产过程里会控制熟铁含碳量的比例,进而生产出来含碳量不同的铁产品来,一般来说主要生产含碳量比后世标意义上的低碳钢稍微低一些的熟铁,兼顾可塑性方便加工,还能保证一定的硬度,在大楚帝国工业界里也被称之为软钢。

    至于含碳量更高的中碳钢或高碳钢,其实大冶钢铁公司也能直接生产出来,但问题是生产出来难以进行加工,只能直接生产铁铸件,而铁铸件性能往往不咋地,太脆太硬。

    含碳量高到一定程度,那就是没啥用的生铁了。

    大冶钢铁公司所提供的就是含碳量稍微高一些的熟铁,即软钢。

    不过即便是软钢拥有一定的加工性能,然而对于大冶重型机械公司而言依旧难度非常大,主要是造船用的软钢零部件都非常大。

    这对加工设备的要求非常高。

    这对于以及处于水动力机械设备的大楚帝国工业界而言,加工这些大型零部件难度非常大,如果数量少的话还可以慢慢搞,不惜成本的搞,然而造船用的材料所需要的零部件可多了去……

    这意味着需要工业化量产,生产的成本不能太高。

    这就很麻烦了!

    大冶重型机械公司那边从去年开始就开始研究,试图解决相关的技术难题,但是到目前来说,进度并不顺利。

    后续怎么解决,什么时候能够解决,那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了。

    当然了,即便是目前不能解决工业化量产的问题,他们依旧能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